嘗試稻田養鴨。 |
+ 擊點放大圖片 |
張綿純查看水稻田。 |
嘗試稻田養鴨。 |
張綿純和項目人員交流如何製造綠肥。 |
張綿純太太鏟起野草,用以覆蓋他們的生態種植農田。 |
查看以自然農法種植的果樹。 |
文 / 王健 (社區伙伴廣西辦公室助理項目官員)
許多打算從事生態農業的人都擔心市場風險太大,一旦農作物賣得不好便生計堪虞,但廣西鳳山縣上那東屯的生態種養戶張綿純就予以同路人歡喜盼望,他的嘗試不但收到市場好效應,對理想的堅持帶來生活的欣喜,同時亦感染其他農戶也來追隨生態耕作的活路。
“猪原本能長多少就是多少,你强蠻給它長那麽多,你想下,這肉能吃嗎?”
張綿純與生態種養結緣最早始於養猪。
上世紀90年代,爲了孩子們上學,需要多一些收入,張綿純想通過擴大養猪規模來增加家庭收入。那時,很多人用市售飼料,猪長得“又快又好”。張綿純不用。他直覺上認爲化學品的東西不好,“你想看,猪原本能長多少就是多少,你(餵飼料)强蠻給它長那麽多,你想下,這肉能吃嗎?”
張綿純要成爲一個不餵飼料的養猪大戶,就需要解决飼料問題。不用飼料怎麽辦?他想起了猫豆。他記得以前大集體的時候,當地有一種叫猫豆的植物,老一輩的人會拿它的種子來餵猪。由於加工猫豆需要有專門工具,且過程比較繁瑣,耗功夫,家庭聯産承包之後,單個的家庭就懶得去搞這一套了,猫豆越來越少人種,最後連種子也丟了。張綿純想要恢復用猫豆餵猪的傳統,就得先種猫豆。要想種猫豆就得要有種子,於是他就到處找種子,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一個更爲偏遠的山村裏找到了猫豆。
猫豆恢復種植,加工工具也全新置辦。他將猫豆粉、玉米粉、黃豆粉還有骨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做成了土飼料。玉米、黃豆、猫豆是自家種的;魚骨頭、猪牛骨則是留心去收的。他發現,猪吃了這樣的土飼料,長勢不比吃化學飼料的猪差,肉質則要强很多。
用土飼料養的猪,得到了消費者認可。只要他在市集上賣猪肉,總會比別人先賣完。有時候,他自己沒有空去賣,一些肉販會上門來收,收購價格也要比其他家,每斤高出三五毛錢。他養的猪出名了,他的名字也成了品牌,連鳳山縣城的人也會專程跟他買猪。有些肉販眼紅了,甚至會打他的名字去賣別家的猪。
回憶起那段養猪歲月,張綿純很是感慨,養猪的成功讓他堅信原生態的東西是好的。如今,他養猪規模小了,但還繼續保留著種一些猫豆,爲的是保留猫豆的種子。
“見別人灑(農藥)就跟著灑,生怕不灑不得吃。現在他們見我這麽多年來不灑也有的吃,也慢慢减少使用了。”
2004年,張綿純與社區伙伴接觸,事緣社區伙伴與廣西大學農學院合作在當地進行“可持續生計”和“生態保護及可持續農業”項目,倡導生態健康理念,並引進常規品種[註一]試驗堆肥、試種綠肥等生態農業活動,而張綿純所在的上那東屯屬於項目點之一,他是村隊長,與項目工作人員接觸較多,從此他在生態農業上有了知音,對於生態農業也更有信心了。他决心慢慢地不用化肥和農藥,但問題來了。大家的水田都集中在一起,別人家都噴農藥,他家不噴,結果蟲子都去到他的田裏了。他很是無奈。那個時候,很多村民噴農藥的頻率很高,基本是一周噴一次,當地甚至流行“有蟲殺蟲,有病治病,沒蟲防蟲,沒病防病”的順口溜。爲了收成,張綿純還是得噴農藥,但他的次數要比別人少很多,他將噴藥的頻率降低到二十多天噴一次。
大田無法做試驗,他轉到自家的水田,那裏就只有他那塊田。他在那裏開展了無化肥無農藥的試驗。不過開始的時候沒有經驗,不放化肥就放很多的農家肥,結果農家肥放太多了也不行。他體會到,“原來土地跟人一樣,吃得太多,也不行,得有個量”。如今,他那塊獨立水田已經多年不沾化肥和農藥了,成爲當地一道風景。很多人經過也會看,也會想。漸漸地,一些人也開始轉變了。“很多人是跟著別人做的,他們見別人灑(農藥)就跟著灑,生怕不灑不得吃。現在他們見我這麽多年來不灑也有的吃,也慢慢减少使用了。”雖然他們做不到百分百地杜絕農藥,但噴灑藥的頻率明顯下降,根據張綿純的說法,現在當地村民灑農藥是一季兩次,有些是一季一次。
化肥的使用觀念也在改變。人們看到張綿純不用化肥,也有的收,便慢慢地减少了對化肥的迷信。他們自己也體會到,多年使用化肥特別是尿素,會造成土地板結。如今,很多村民告別了純尿素,改用電視廣告强勢宣傳的一種複合肥。但在張看來,最好還是農家肥。
健康的食物來自健康的土地和健康的種養方式
張綿純能那麽堅定生態農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開了一個小小的制磚廠。當地石頭很多,石頭就地粉碎,和上水泥,便可以制磚。這磚廠,至少讓他保證了一定的收入,讓他有基礎去嘗試生態農業。如今除了買鹽之外,他家吃的東西已經全部實現了自給。不過,他也沒有多的産品供應給其他人,因爲隨著新世紀的“東蠶西移”工程的推進,很多土地由種糧食改爲種桑了。
種桑養蠶,讓村民在家門口就獲得了一些收入。一些村民忙於養蠶却忽視了健康。大概是2007年,張綿純的堂弟和堂媳,兩口子爲了節省時間,飯菜都懶得做,中午的時候就靠方便麵度日。一年下來,兩口子靠養蠶賺了一萬多,但身體出現浮腫,送去醫院檢查,說是營養出了問題,結果看病花了一萬多。如此一來,一年白做了。這事給張綿純帶來的衝擊很大,他以這個案例告知其他人健康食物的重要性。而健康的食物來自於健康的土地和健康的種養方式。
他對生態農業的興趣,也影響到兒子。09年兒子要高考了,在衆多的學校裏,他讓兒子報考了廣西水産畜牧學校,兒子也很樂意。他覺得農村的娃,要想以後再回到農村爲農民服務,也只有搞種養比較靠譜。
稻田養鴨與自然農法種果樹,實踐生態農業邁步向前
張綿純常說,“化肥農藥跟我是無緣的”。確實他已經告別化肥農藥許多年了,同時他還積極去探索各種不同的生態農業思路和方法。在品種上,他自己尋找老品種,項目工作人員也幫忙引進一些常規品種。如今他已經徹底告別了雜交水稻,常規水稻品種八桂香已經在他的水田裏扎根多年。在方法上,他也大膽吸收外來事物,比如在參觀橫縣的稻田養鴨之後,他開始在自己的田裏嘗試,然後堅持到現在。
2012年底,他接觸到自然農法,在瞭解其理念之後,覺得當地的水土條件不適合搞自然農法的水稻,但可以搞自然農法的果樹。不久,他種植了數畝桔紅,割草覆蓋其根部,開始了自然農法果園的第一步。自然農法改變了他對草的態度。以前覺得樹下有草,擔心草吸收營養,就把草拔掉幷丟得遠遠的,現在他明白了草對土地的好。從別處割來的草覆蓋在根部,不僅可以抑制樹下長草,而且保持地表水分,這對於缺水的喀斯特地區來說十分有益。此外,草爛了還能增加土地的營養。現在果園已具雛形,樹根處的草覆蓋很是顯眼,也吸引了過往村民的好奇,有一位種果樹的村民也跟著效仿起來。
張綿純在土地上默默耕耘,不自誇,讓土地和土地上的作物去影響當地農民。“潤物細無聲”──這是一位與張綿純共事多年的項目人員對他的評價,亦是順應大自然、讓其充分涵養衆生的一種恒久智慧。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