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的網站新聞專頁和實體店面。(台灣上下游網站) |
文 / 林慧貞 (「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
+ 擊點放大圖片 | |
上下游網站的新聞專頁。(台灣上下游網站) | 上下游網站的農產品訂購專頁。(台灣上下游網站) |
網站新聞獲「卓越新聞奬」。(台灣上下游網站) | 本文作者(左)與網站創辦人之一汪文豪。(台灣上下游網站) |
上下游開設在台中市的實體店面。(台灣上下游網站) | 協助原住民開發的農產品「回家李」果乾。(台灣上下游網站) |
「回家李」果乾在店面的銷售情況。(台灣上下游網站) |
「上下游新聞市集」(https://www.newsmarket.com.tw/)是台灣一個嘗試用新媒體作媒介,推動小農生態農耕,並關注食物、農業、土地和環境議題的網上平台。網站既有新聞報導和資訊教育,亦有網上市集具體支持小農,為小農開發生態友善產品和尋求產品銷路。
此網路平台在2011年9月3日正式上線,初期共有五位創辦人,主要分為產品部和新聞部;目前專職12人,新聞部有1名編輯、4名記者,產品和行政部門則有7人,另聘請一名駐日特約記者,也開放給其他民眾投稿,協力參與新聞,是台灣第一個主打食物和土地的新聞網站。
在談論上下游之前,得先介紹一下台灣的現況。時間倒轉回上下游成立前四個月,台灣的食品主管單位衛生署(2013年改組為衛生福利部)檢驗發現,有不肖業者用工業級「塑化劑」取代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上千項產品受波及,連知名大廠「統一企業」也淪陷。自此之後,台灣幾乎每年都傳出重大食安問題,包括2013年毒澱粉事件、2014年飼料油混食用油。
這些食安問題並非一日之寒。食品工業化後,人們漸漸不認識食物的原貌,歸根究底在於失去和土地的連結,農業、農村在快速工業化、都市化的過程中被犧牲,形象也變得單一,成了等待政府補助的黃昏產業。上下游新聞市集的任務,便是串起這段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
主動出擊關注軟硬議題
上下游的新聞資訊選題專注在農業、食物和土地、環境相關議題,除了接受一般大眾投稿,也聘請記者產製每日新聞,主動規劃專題、調查報導,每天至少產出2~3篇新聞。不只介紹好吃好玩的軟性題目,也同時關注食安問題、農業發展和政策變化,包括學童營養午餐弊案、美國瘦肉精豬、缺水休耕,以及最近的在農地上「種」(佈滿)太陽能板、農舍問題和食安事件。
其實,上下游的成立和塑化劑事件並無直接關係。創辦人馮小非早在2010年就有此念頭 ,但直到記者汪文豪加入,才補足了最後一塊拼圖。
汪文豪是傳統媒體出身,曾在《聯合報》、《天下雜誌》工作,主跑環境、農業,2011年成為上下游共同創辦人,也是上下游草創初期唯一一位專職記者,頭一年便規劃了「兒童營養午餐系列報導」,隔年入圍台灣最大的新聞奬「卓越新聞奬」,打開上下游知名度;2012年報導瓶裝水工廠「味丹」為了興建工廠,讓當地有機農民被迫放棄土地,吸引近9萬人次閱讀,最後「味丹」在龐大輿論壓力下撤案,奠定上下游專業新聞媒體的名聲。
選擇聘請專職記者,而非單純邀外稿,主要是為了有主動追蹤議題的能力。先前馮小非曾是「小地方新聞網」的負責人,這是一個由政府出資補助的新聞網站,邀請社區寫手投稿。由於大多數的作者都非專職記者,文章具有強烈的草根風格,補足傳統媒體由上而下的報導形式,挖掘出許多有趣的農村、社區大小事。但相對的,「小地方新聞網」無法針對議題主動出擊,因此現在上下游才會採取兩者並存的方式運作。
2013年,上下游展開長達半年的調查報導,揭發市面上米粉九成都用玉米澱粉混充純米,主流媒體陸續跟進報導,政府單位也因此修法,規定米粉含米量必須達五成以上,才能標米粉。一系列報導也幸運獲得第12屆卓越新聞獎平面類調查報導獎、102年度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評審團特別獎,上下游創辦人馮小非也在去年獲頒2014年卓越新聞獎第一屆特殊貢獻獎。
此外,我們在2013年和2014年陸續到訪緬甸、日本,推出「緬甸轉捩關鍵報告」(認識緬甸農業、尋索台緬農業合作的可能)、「台日小麥復興之路」等國際報導;目前每日約15,500人次瀏覽上下游,平均閱讀近37,000千頁。
從寫到做,深入農村解決問題
上下游不接受任何廣告,由「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贊助我們一個記者人事和駐日特約記者,以及年度專題採訪經費,其餘收益全來自市集盈餘。
這樣的經營形式並非偶然。一開始,上下游也曾想過單做新聞,號召全民募款或設立基金會,但一方面不曉得募款能維持多久;若設立基金會,又必須面臨理事改選對營運主軸的影響,因此決定自籌資金。
除了新聞資訊,上下游亦藉網上訂購和在地設店兩個市集渠道,販售來自全台各地的農產品,只有少部分無法自給的品項才會從國外進口,包括有機、生態友善和減農藥產品。除了直接販售農民已經包裝好的產品,上下游也主動和農民契作開發新農產品,「回家李」便是一例。
回家李的原料來自高雄桃源鄉的紅肉李,這是由傳統原住民部落生產的,但因部落位處深山、道路崎嶇,紅肉李又容易因破撞爛掉,農民只能賤價拋售,或眼睜睜看著果子爛掉,因此上下游和當地人契作,製成果乾、果醋、果醬等,希望能讓當地原住民有穩定收入,安心返鄉。
馮小非認為,創辦市集是希望有行動的機會,寫新聞必須考量到新聞點,同一件事可能只能寫一兩次,但市集可以直接幫助農民。例如苗栗灣寶農民洪箱先前因為抵抗土地徵收,被封社運女俠,但鎂光燈消退後,仍遇到產銷問題。上下游市集知道後,便協助洪箱賣地瓜、磨地瓜粉,持續支持灣寶社區轉向有機、友善農業。
目前上下游主要是透過臉書傳播,根據流量分析,新聞和產品部來自不同的分眾,點進新聞的讀者會直接跳出頁面,極少因為看了新聞轉進市集,當然新聞部也嚴守新聞倫理,不會宣傳自家產品。
不過為了避嫌,當新聞部做了一個新聞後,若產品部想要上架同樣類型的產品,會避開新聞風頭,例如假米粉事件爆發前,產品部曾想上架純米做的米粉,產品已經搬進倉庫,但為了新聞已作報導,便硬是拖到半年後才開賣,先前批次的米粉因此報廢。
迎接數位圖像化的未來
上下游成立近五年,漸漸打出口碑,不過隨著資訊爆炸和網路閱聽眾興起,我們也在版面和新聞規劃上做了調整,改變以往大標、小標、內文、圖片的編排方式,運用大篇幅照片吸引讀者,適時加入空拍、影音,發揮網路優勢。
許多傳統媒體紛紛拓展網路版圖,我們也還在摸索接下來的路,未來希望加強和讀者互動,不只是回應讀者留言,更要設計有重點的圖表或問與答等等, 思考如何用不同形式呈現內容,用生活化的語言解析新聞。
台灣媒體產業近年逐漸走下坡,政治力和商業干預越來越嚴重,雖然很多人稱上下游是獨立媒體,但我們其實不會這樣自稱,一方面是因為大眾對「獨立」兩字的定義並無共識,一方面是上下游早已知道自己的核心思想。我們要做的是有公共性、不受政治、商業干擾的新聞,這其實就是媒體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不必刻意說是獨立媒體。馮小非說,如果硬要形容,或許稱我們是「小而專業的媒體」會更貼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