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汪斌
我出生于鄂西的一个小山村,记忆中,村寨的大人们从田间生产到民俗生活都流行换工互助,小朋友们常常三五成群,结伴玩耍于山谷田野间,童年记忆一片热闹明朗充满希望。此后进城求学十来年,乡村生活离自己越来越远。
工作后的我得以继续穿梭在中国西南的诸多村寨。但在经济与市场浪潮裹挟下人员大流动的乡村,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田地半耕作半荒芜、只有老少隔辈与带着幼儿的少妇们在家、大部分时间都很安静、公共卫生基本无人问津……加之当时我负责的项目找不到着力点,这些都让我逐渐陷入深深的困惑中。
那两年,我一度很不喜欢拍照和照镜子,因为害怕直视自己那空洞又疲倦的眼神。转折点发生在一次偶然跟随申顶芳1老师走访他工作了十几年的西双版纳布朗社区。
一进章朗寨门,申老师就忍不住开始介绍他与寨子的渊源,能感受到他的那种兴奋与思虑掺杂,如同对故乡的牵挂的情感……过缅寺,上一小段坡,就到了申老师在章朗的骨干伙伴岩章往大哥家的院子里。往哥的妻子在一楼,只是很平常地说“回来了噶”,就去忙自己的了。我们在申老师的带领下自己上二楼,往哥摆手招呼我们进去坐下。一切都像迎接白天出门干活晚上回家的自家人一样,这样日常的、淡淡的接待让我生出不少好感。
岩章往大哥与申老师交集很早,两人早期以拓展布朗文化中“赕”的内涵与外延为探索方向,开创了布朗项目的新局面。这次走访的几天里,两人不断热烈地讨论各种问题,包括义务教育政策下维持缅寺教育的困难,以及把老傣文佛经汉译以方便学生理解的做法之得失等。他们讨论时我在一旁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往哥说话时眼睛习惯盯着前方地面,偶尔抬眼与我目光对视时,眼神中透出的那股不紧不慢、坚定又祥和的力量足以穿透我的内心。我看见他的眼中有光!
这次走访对我的启发很大,让我打破对于乡村要么过于浪漫要么过于悲观的迷思,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个个具体生活在乡村的人身上,尤其是那些从眉眼神态传达出智慧与力量的人。从这些人的思考、选择与行动中,我似乎窥见了乡村持续不断的生命力。在随后的乡村社区发展工作中,挖掘和陪伴村寨骨干成为我非常重要的思路,并且通过关注自己和村寨伙伴在不同时间透过眉眼神态传达出的身心状态来预估项目成效。鼓舞人心的是,我的工作有了新面貌,我得以再次真正地走进乡村,认识诸多令我钦佩、眼神明亮的乡村朋友。
同样令我深受触动的,还有来自远在印度尼西亚的眼神。在观看纪录片《信仰之岛》2后,片中那略带沉思却无比明亮的眼神和神态多日一直留存在我的脑海,触动了我的记忆,与我过往生活经验中接触过的类似眼神相交汇。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环境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人类生存所需直面的挑战,这些挑战与近一个世纪的工业化膨胀发展、人类生活不断物化息息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考验着人类的智慧与心性。纪录片《信仰之岛》将镜头聚焦于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从岛屿、沿海、山区到城市,从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到原住民万物有灵信仰,综合考虑印尼的环境和文化多样性特征,并且结合全球气候变化的量化数据辅助说明,讲述了印尼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群体如何利用各自的智慧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从事可持续生产生活的七个故事。
七位“主角”的讲述中都有对各自文化信仰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做出当下的阐释,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七个案例故事虽然存在文化、信仰与地域的差异,实现人与自然的联结与平衡却成为了彼此共通的行动目标。
片中有几位“主角”各自扎根一片乡土,担起一个村寨/社区行动带头人的角色,令我钦佩不已。要担起带头人的角色,不仅个人能力要突出,还需要极强的责任心、公益心和协调人事的智慧。
上世纪,婆罗洲的森林因砍伐活动消失了一半,在全球范围内,此过程的排碳量引起气候变化总量的百分之十五。在这样的背景下,居住在西加里曼丹省尤缇克河流域的一个原住民团体,选择与森林平衡相处对于全球气候调节有着重要意义。团体的首领倡导保护环境,坚持自我管理自己的森林领地,与周边不保护森林从而一无所有的村庄相比,他们的森林依然像“超市”一样为他们提供各种生产生活物资,他们可以狩猎,可以种植,泉水干净……对他们而言,拥有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而是长远的责任:“森林里的一切都属于我们,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从森林里采集必需品是有规矩的。”
类似的责任感也闪耀在传教士Romo Marselus Hasan的眼中。位于东努沙登加拉县比莫林的村寨交通闭塞,与无法进入印尼电网的160万户家庭一样,多年来通过发电机和油灯解决照明问题,这样的能源利用方式,不稳定也不环保。六年前,传教士Romo Marselus Hasan带领村民们开发了微型水电站,利用自然的水流发电,是一种零排放能源。不料该村遇到罕见洪水,水电站破坏严重,如何解决困境?从灾情勘察,教委会协商,到召开群众大会讨论修复方案。最后,在一些骨干的引导下,村民们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来修复受损的水电站,而非消极等待外来的帮助和救援。当全村之力聚集,为维修水电站而搬动一块大石头,或排成长龙运送石块时,传教士Romo Marselus Hasan坚定的声音响起:“地球上的一切都是上帝的造物,因此我们要彼此照应……”
但只有责任感有时候并无法解决困境。在亚齐省帕梅,失去自然栖息地的大象进入人类的村庄,村民的花园被毁,农作物全无。当地的宗教领袖 M.Yusuf 带着村民一起祈祷大象不要继续破坏村里的庄稼。 M.Yusuf 洞见了现象背后的本质,“大象走进我们的村庄,吃掉我们的谷物,是因为我们夺走了它们的食物,我们把河岸变成花园。”祈祷开始前,有村民提出只有两种办法——毒杀或者猎杀大象才能阻止事情再度发生, M.Yusuf 表示反对。虽然祈祷活动继续,可是,人象冲突已经存在,要实现现实利益与精神信仰之间的平衡着实不易,M.Yusuf 只能凭借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仰,尽己所能地向村民们传递一个信息,让他们不要制作陷阱伤害大象,不要毒杀大象。这个案例以 M.Yusuf 为村里的小朋友讲解人如何换位思考与大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结束,循循善诱中, M.Yusuf 的眉眼之间露出笑意。
即使隔着屏幕,我也能感受到这些人对社区的关怀,对自然的敬意,对家乡的热爱,让我也从某种意义上更贴近自己的家乡,更理解家乡的人。比如,我的父亲近几年结束外出务工生活回到家乡,并且逐渐承担起村寨“执事人”(红白喜事的总管,需懂民俗礼仪懂人事调配,愿意义务为乡邻服务)的角色,每每与他聊到家乡人情世故、民俗发展时,我亦从他眼中读出类似的光亮。
作家三毛曾说:“大家都在种麦子,那么我就来种玫瑰吧……”是的,相对于随波逐流种“麦子”的大多数,种“玫瑰”者多少显得有些异类,但当你真心选择了种“玫瑰”,当你打破资本经济单一逐利的藩篱,扎根一片土地抑或一群人,做出的选择中有更多的利他性和自然性时,久而久之,内心充满力量的你,眼中又怎会不散发出光亮呢!
1. 申顶芳,农村社区工作者,昆明市呈贡区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2. 《信仰之岛》(Semesta),印度尼西亚纪录片,导演Chairun Nissa,2020 年上映,透过纪录印尼七个省份的信仰和文化,呈现致力应对气候变迁的多位人物故事。
- 汪斌 云南大学民族学在读博士,长期在中国西南山地行走,2015年加入云南乡村之眼团队,有五年半的少数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项目协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