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麽要读《树的秘密生活》?[1]
文 | 颜炯
很久没有这样的幸福感了,一本书读完,感觉生命受到滋养!
能够让我在阅读中产生幸福感的书,如果是讲述科学发现,那麽优美的文字丶平易近人而简洁深邃的科学原理和事实是我打开一本书读下去的必需条件。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没有挑选的权利,被迫看许多枯燥且生涩的表述,有时,这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虽然,确实有一些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也写得引人入胜,但的确不代表普遍现像!在能够自由选择的阅读时光里,我一定把眼睛和心灵留给有趣丶优美又有愉快的智力挑战的着作。是的,文学性丶科学性和可读性,是我看科学类着作的优先标准——我不使用“科普着作”的称呼,因为觉得大众似乎对“科普”有一种误解和贬低。在我看来,科学着作要能够让大众“悦读”下去,对问题理解的透彻性和对写作功力的考验非同一般,毕竟,把道理写到一般人都不懂或读不下去,其实没有那麽困难。
几个小时前,合上书页,看着眼前莽莽苍苍的山林,心里有一种震撼: 树,森林,这是多麽了不起的生命!过去这些年,我和其他许多人一样,喜欢大树,亲近森林,无知而懵懂地享受树和森林给我们的福利,只是出於本能在亲近和感激树,毕竟,我们的祖先曾长久地生活在树上。读完四百多页的《树的秘密生活》,再看走过的树和森林:原来,每天许多许多视而不见的秘密,有这麽多生命的奇迹在夜以继日地发生和上演!
森林,是比人类要“资深”许多的地球前辈!如果你相信,树有“树格”——嗯,我就是这样相信的,那麽,沉默而仁慈,智慧而顽强,就是我对“树格”的理解。几年前,曾有重病的经历,住院时,在那个永远人流如织的医院里,居然有一个小小的花园,走进去,感觉世界慢慢静下来,绿色的枝条,奇妙地让咫尺之外的喧嚣沉淀。花园中有一棵大树,枝丫上挂满了红布条,每次站在树旁,看着密密匝匝的布条,很是唏嘘:这棵树,就像是医院里的庙宇或教堂,承载了多少绝望心灵的寄托与祈福!人在脆弱时,对强韧的生命格外敏感。树之寿,树之格,一棵大树葳蕤繁茂的生命力量,也只有在医院这样特殊的场所,才会被忙碌的都市人感知和走近……
我在西北的一个小县城里长大。幸运的是,在一个极为干旱贫苦的地方,我的童年,也有大树作伴。每天傍晚,院子的花园里有若干棵高耸入云的松树——在我童年的眼睛里,那些大树是高耸入云的。旁边还有各种苹果树,以及长成树的牡丹,夏天的傍晚,树里不知藏着多少鸟,只记得每天晚上鸟的鸣叫是名副其实的大合唱。那些树,就是我童年的圣殿!因为这些树和这样一个花园,虽然在号称全国最干旱丶最贫穷的地方长大,我从来都觉得童年是快乐而丰富的。我一直认为,人的成长,尤其在童年,心灵的丰富丶性情的滋养是一生受益的财富。拥有大树朋友,甚至是一片小森林的孩子,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你和树建立了一生的联结,无论在低谷挫折时,或是脆弱病痛时,抑或疲惫倦怠时,走入森林,树都会接纳和陪伴你——看,在树面前,我们总是索取的那个!
每棵树都应该有名字
每棵树,都像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
在《树的秘密生活》里,提到了两棵有名字的树:一棵在新西兰,名叫“唐尼·马胡塔”的贝壳衫,900多岁了;另一棵是叫“布尔树”的巨型美洲杉,大约有3000多岁。我觉得这真是极棒的主意,不仅是这些古老的树,每棵树都该有个自己的名字,因为,每棵树都是那麽独一无二!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名字,我们肯定不满足於被划分为:地球人界—亚洲人门—东亚人纲—中国人目—四川人科—成都人属等(借用植物的分类系统)。我们知道,你是王红,她是刘梅,这是不可替代的名称和标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树也是如此啊!每棵树都有自己的模样丶性情,记录着自己独特的环境信息和岁月密码:它所经历的阳光丶降雨丶温度的变化丶地势的凹凸丶病毒的威胁丶寄生虫的入侵,所有的变化都在树上留下属於它的生命记录和痕迹。当你再次走近一棵树,请仔细小心地读它,它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它经历了什麽?它有什麽样的特点?然後,请给它一个名字,记录它的不一样!
不仅每棵树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同一棵树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里,也是有不一样的表情的。这不仅是说一年四季树的样子不一样,而是,当你在白天和晚上丶艳阳天和阴雨天,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去看同一棵树,它们真的是不一样的! 晚上看树,在路灯的光晕里,在蓝黑色的天幕下,树叶和枝条忽然就呈现出不一样的温柔和韵律。当颜色褪去,只有形状丶排列和动作交织,请你去仔细看看,你眼前的树有怎样的表情?
看到树我最开心的时候,一是春天嫩芽疯长,一是雨後绽放。春天枝头的新叶生长有一种恣意的快乐,枝头仿佛有叽叽喳喳的热闹,一两天功夫,叶子从尖尖的丶毛茸茸的小芽忽然就铺满枝头,新鲜丶热烈丶带着活泼泼的快乐张望这个世界,那样肆无忌惮的生命力,让你想去拥抱整个世界!落满灰尘的树,表情是灰色的丶黯淡的,美人蒙尘,倍感羞辱啊!暴雨或连日阴雨後的树,洗去落满全身的灰尘与污浊,叶子闪闪的丶油亮的,你似乎能听到大树快乐地歌唱。大雨洗礼後的树,仿佛脱去一层枷锁,有一种潮湿又新鲜的气味,虽是风雨後,但树的姿态丶枝条的摇曳和树叶的神采都不一样了,大树终於觉得可以亭亭玉立地展露自己了。快乐的大树,会带给你很不一样的能量和心情。记得几年前看过一位德国摄影家的作品,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是给上班路上遇见的一棵树拍照。真的很奇妙,一棵树每天会有特别不一样的表情和气场——树和它旁边的人们,每一天都在合作一场流动的戏剧。
树的生存智慧
树利万物,但要争。不过,树的争,不以伤害和剥夺为目的!
树的一生饱受各种攻击,从一颗种子开始到生命的结束,需要面对捕食者(各种食草动物)丶寄生虫(昆虫丶细菌丶真菌和病毒)丶自然灾害和其他植物(如附生植物)等。一棵树要长大,要足够幸运,也要足够聪明和顽强!森林树木出现在地球上距今3亿年左右,3亿年的历程里,树积累了怎样的生存智慧呢?
共生与互助:长久以来,我们对进化论的理解是“物竞天择丶适者生存丶优胜劣汰丶弱肉强食”,其实这只是自然界进化合唱中的一个声部,甚至也只是进化论发现的一部分。进化假说的一个来源是互助论,也是达尔文首先提出的。但不知为什麽,人类过分强调竞争和淘汰,完全无视共生与互助,最终用前者完全代表了进化论。如果不是读了这本书,我还不知道互助论是进化论的一部分,多可怕的谬误!
树的共生互助的生存智慧,核心在於双赢或多赢。这是长久维持合作关系最稳定的基础。让我肃然起敬的是树木为了双赢,为了吸引合作者而发展出的犒赏机制:最早的互助合作可以追溯到植物与真菌组成共生体,携手登上陆地。今天,依然有多种树与真菌相依为命,以根瘤丶菌根等形式互惠互利:树为细菌提供有机物,细菌回报以可溶解的氮。
在书中,给我印像最深刻的共生互助的例子是树与授粉动物的合作,堪称共同进化的典范。不同种类的树与不同种类的授粉者发展出特定的互助关系。为了取悦授粉者,树为授粉者提供“量身定做的美食”——花蜜。为了合作,树要付出双倍的代价,为自身的繁殖制造花粉与胚珠,以及用於吸引昆虫着陆的花瓣和萼片等辅助工具。授粉者会吃掉很多花粉,所以,另一份是为了犒赏授粉者的。有些树,如亚马逊番荔枝,在花粉和花蜜之外,还发展出特殊的诱惑来吸引甲壳虫传粉:温度。每到夜晚,花朵开始升温,达到6摄氏度以上,诱使甲壳虫来过夜。花朵有着极为精妙的设计来允许心仪的昆虫进来,诱导甲壳虫完成授粉的过程。情节跌宕起伏,令人神驰!
可以想见,在3亿年的进程中,树与授粉者彼此依赖,但它们之间并不总是和谐友爱的旋律,欺诈也会发生,在互助合作又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双方共同进化,合作与依赖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其中堪称完美的例子是无花果与黄蜂:无花果的种类超过750个,每一种无花果都有与其共生的一种黄蜂。所有的无花果与所有的黄蜂,都有着共同的祖先:黄蜂与它所授粉的无花果共同进化,发展出丰富的多样性和精妙的匹配,成为双赢的典范。当然,进化历程中,也会发生“双方频频出招诱使对方上当”,而寄生虫的加入则使情节更加错综复杂和难以预测。书的第13章细细地讲述了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出人意料,不亚於惊心动魄的大片!
在互助与合作中,我们看到的是树慷慨的一面,为授粉者提供的种种甘甜与肥美。而树在日常中,则以各种形式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树的慷慨,一是为了生命的繁衍,二是为了应对生存威胁,下面要说的,就是树的生存智慧之二:忍耐与进化。
忍耐与进化:树有着了不起的忍耐力,并善於把自己所面对的艰难挑战与恶劣环境,在长久坚忍不拔的适应中,转变为独特的生存条件。把挑战和劣势转化成自己的生存条件,真是让人惭愧的智慧和能力。“从捕食者的觊觎中受益”,这是单子叶植物应对食草动物威胁的策略,最幼嫩的叶在底部,最老的在顶部,枝叶在啃食後会照旧长大,甚至,啃食有助於树的推陈出新,就像草的生长策略一样。
火是森林的大劫难,但是北美洲有一些树种,却发展出特殊的装备,没有火,这些树种反而难以繁衍!北美红杉和很多松树的球果如果不经过林火的烘烤,包裹其中的种子就不会掉出来。巨杉“对火灾也有极强的适应能力,通常只有在大火过後才繁衍後代”。短叶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进化出几种特殊装备,当火灾发生时,它会诱导火迅速在表面燃烧,从而实现自我修剪,这样的火势持续时间短,破坏程度低。一棵树居然有操纵火的智慧,领悟到这一点时我不禁击节赞叹!短叶松的种子对於火的适应“绝无仅有,令人难忘”。松果包裹在树脂胶的壳里,直到火灾发生,50摄氏度的热度融化了树脂胶,松果才会打开。火清理了地面所有敌对的有机物质,创造出短叶松正好需要的条件!幼苗在别的树种难以忍受的干燥土壤里生长,不仅可以忍耐长达一个多月的干旱,还可以忍受温度骤降。树脂胶还有一系列精妙的设计,确保种子的存活与正确的打开时间,这些秘密我就不揭露了,留待有心人去书里发现。短叶松的装备,“不仅抵御火灾,而且变得依赖火,没有火就不能繁殖”。短叶松的生存之道,正是树的忍耐和利用精神的典型代表。
树的一生伴随着疾病和寄生虫的威胁,这是树慷慨地使用自身资源的重要出处。树与授粉者的互助与合作促成双方的共同进化,而树与寄生虫的军备竞赛也同样促使双方不断进化。自然是多麽让人眼花缭乱! 树为了对抗寄生虫的侵略,绞尽脑汁设计出不同的方法为难寄生虫,如刺和棘丶厚厚的蜡质,以及一系列的次级代谢产物,简而言之,就是树分泌的毒素,如单宁素丶印楝素丶柠檬柑丶皂角苷等。所有的“武器”都需要耗费很多能量才能制造出来,树极为谨慎地计划和安排资源的分配,尽力做到最大限度的节俭。例如,低处树枝上会有刺而高处就没有;当树皮被甲壳虫袭击时,树立即启动防御机制,多制造次级代谢物如单宁素来“严阵以待”。
树在漫长的生命史中,一代又一代,积累了许多让人惊叹的生存智慧,当然不只共生与合作丶忍耐与进化。我所看到的只是我的体会,每个人读了以後都会有自己的领悟和体会。
孩子的视角
阅读《树的秘密生活》的过程,很享受的一点就是重新回到一个孩子的视角,用天真的眼光去思考和发问。当我是一个孩子时,我很乐於为树起名字,因为,那是我游戏的伙伴,怎麽能把它只看成是一棵树呢!事实也是如此,树,真的不仅仅是一棵成人眼中的树!
科林·塔奇[2]带我们走进树的秘密生活,也是从孩子的提问方式开始的:什麽是一棵树?树是怎样长大的?它为什麽可以一直长高而不倒下?这些天真的问题和引人入胜的答案,构成书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呈现给我们的,是世界上所有的树:杰出的开拓者针叶树,有着巨大根系和超强抗拉强度的棕榈树,让植物学家纠结於是树还是草的香蕉树,与人类发展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橡胶树,神奇的红树林,生命力极强的金合欢树,“忧郁丶坚强而出众的桦树”,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的桉树,像童话一样神奇的猴面包树……第二部分把树介绍给我们,当然是依照树木的分类以井井有条的方式来组织。你会发现,原来觉得风马牛不相及的树居然同属一个家族,如柑橘丶柠檬和枫树同属无患子目,而茶树丶柿树丶巴西坚果树和橡胶树同属欧石楠目。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更能理解,为什麽每棵树都应该有自己的名字。书的第三部分,从略显枯燥的树种介绍,重新回到孩子的提问方式:树是怎样生活的?为什麽这些树会生活在这里,而那些树生活在那里?树的生活,是战争还是和平?单看这些问题,你会不会和我一样,有迫不及待读下去的冲动。第四部分,跳回到一个成人的沉重眼光,展示人类带给树的艰难时世。是的,正在发生的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是树在3亿年的生命史里前所未有的遭遇和改变,最糟糕的是,改变发生得如此迅捷,即使机变灵活坚韧如树,也可能来不及做好准备!我最喜欢阅读第一部分丶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四部分虽然让人心情沉重,但是作者从树的角度去看问题,主张建立一个以树为中心的世界的观点让人激动。我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原因,就是作者表达的反省与谦逊,从人的角度去反省我们的错误与偏见,去传递这样的反思:我们需要对树怀有敬意,向树学习,“我们可以围绕着树,以一种睿智的方式调整这个世界的经济结构”。
“在自然界中,生命的存在极具竞争性:成千上万喧闹蓬勃的生命会经历相同的生长过程,多数生命的存在是以牺牲其他生命为代价的。但同时生物之间也是相互依存丶相互合作的。树木都是胜任的竞争者,但它们也是这个世界里的模范合作者,为了生存,与包括细菌和真菌在内的数目繁多的物种形成巨大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网。这个关系网养活了许许多多的生物,在树木不同的繁殖阶段,为它们提供了相应的帮助。……树木肯定不能像动物那样思维,尽管如此,它们却会精心妥善地安排身边的生物。森林之所以被称之为森林是因为树木的存在,而不是生活在其中的树獭丶巨嘴鸟丶松鼠或黑猩猩。”这是书中我最喜欢的段落之一,用它来作为读书分享的结语。
你是否愿意走进树的世界——妙趣横生又波澜壮阔的生命旅程?
颜炯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