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寅
“一根禾,被太阳晒到的才饱满;一根禾,长在田榜边,被老鼠吃被草掩……”
2017年秋天,又到一年收粮回家的时节,朝利村的村民一边折禾一边唱着这首“活路歌”,与祖祖辈辈的农人一道感受着同样的丰收喜悦。
重拾的侗歌
朝利村位於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西北面,处往洞乡东部。据已故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向零考证,朝利村曾为元丶明丶清三代曹滴洞蛮夷军民长官司驻地(该长官司直至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元1684年才废),是黎平丶从江丶榕江交界地统领一方的村寨。侗族历史上有两个着名的款组织[1]:一为“九洞款”;二为“六洞款”。朝利属九洞款中的下半款,而下半款的“总萨”[2]又设在朝利村,若举行重大祭萨活动,款属村寨都汇集到这里进行公祭,再加上九洞地区田宽地肥丶溪河密布,曾是南部侗族地区富庶的地方之一,历史上很多侗文化也源於该区。朝利也是侗族大歌的发祥地之一,按曲调来分,侗族大歌一般分为“朝利大歌”“小黄大歌”“高增大歌”“三龙大歌”等;又据《从江县民族志·侗族篇》描述,“多声部大歌曲调以朝利歌为正宗”[3]。
当前在朝利,有教唱歌的歌师丶有学唱歌的小孩丶有出去对歌的歌队,还有负责组织协调对歌丶比赛的歌队总队长。总队长名叫龙运才,村里人都喊他补友英(意为友英爸爸),外面人喜称龙队长。龙队长健谈,历数朝利歌队这些年来比赛取得的好成绩时,自豪之情溢於言表。这种自豪不仅源於外界对朝利侗歌队的认可,更包含这些年朝利的年轻人为延续祖先的传统所做的努力。
朝利侗歌曾经非常有影响力,侗族有句古语说:“种田的人看老天,作伴(恋爱)的人看唱歌。”龙队长年轻时就是因为侗歌唱得好才娶到媳妇。 侗族地区着名的戏师和歌师梁维安[4]说过:“汉族有读不完的书,侗家有唱不完的歌。”梁维安认为侗歌是侗族生活生产的百科全书,也是记录侗族历史和祖先故事的口述史,更是侗族人滋养内心的良方。但是,20世纪80年代,由於外出打工等原因,在朝利唱侗歌的人越来越少。龙队长十分着急,就在1992年,重新在村里开始教歌,慢慢把唱侗歌的气氛又带动起来。
现在,朝利村里有4支(4个鼓楼,每个鼓楼保有1支,是最基本的原则)男歌队丶4支女歌队,还有少儿队。一开始,只是朝利村4个鼓楼之间互相对歌,後来很多村邀请朝利歌队去唱歌,於是在2013年,龙队长就从歌师变成了歌队的总队长,协调歌队的比赛丶与其他村寨对歌交流丶村子侗歌传承等事情。2014年,贵州省举办“首届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百村歌唱大赛”[5],朝利歌队拿了第二名,之後每届比赛都取得非常出色的成绩。村里的老人非常高兴,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来问“回家能参加歌队不”。
龙队长说,这就像将军领着士兵们去打仗,鼓起了士气大家自然就愿意加入。为方便在外面打工的朝利年轻人,现在村里成立了一个叫“大王金随”[6] 的微信群,100多位对侗歌有兴趣的朝利村民在群里交流和学习侗歌。龙队长也因为在村子里做了这麽多事情,从年轻时就成为这一代人的“罗汉头”[7] ,带着同龄的男人为村里做事。
稻美鱼肥庆丰收
侗族谚语说“饭养身,歌养心”。只做好农活没有歌,日子没有趣味;只有歌没有好的糯米吃,唱歌没有底气。这些年,朝利的歌又被重视起来,但是农业的很多事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变了。一些传统的习俗丢了丶务农的人开始少了丶与种糯谷相关的一些技术和品种也没有了。
2017年年初,龙队长和村里其他一些中年人决定恢复传统的泥鳅节——这是春耕前一个祈求风调雨顺丶来年丰收的祭祀活动,在当地已经消失了60多年。活动举办时,全村积极投入,很多外村的村民听说朝利恢复泥鳅节也来凑热闹。然而,由於品种的改变和冬耕种植的推广,不再留泡冬田,尤其是这10多年来长期使用化肥农药,田里已经没有泥鳅了。老人们来参与,也发现中年人的一些做法不对,活动中缺少很多重要的仪式和必要的歌舞,村民们也纳闷,泥鳅节没泥鳅如何过?
龙队长觉得很不好意思,但也发现了村民们对传统节日和农法的关注,就在这一年恢复用坝子田种植香禾糯,重新用传统和生态的方式耕种,在得到村民的认可後,第二年好好准备丶重新恢复这个节日。
秋天,我们又走访朝利村,龙队长大笑着说:“一定要来家里吃烧鱼啊,鱼长得太好了。”2017年的糯谷收成特别好,田里的鱼也特别肥美。
往年大家都是在坝子田种籼稻,这样好管理丶产量高,每家只在山上种一点糯稻,用来过节和办酒席,全村还保留着七八个品种,但是村民回忆说,以前老祖宗留下来的歌里面唱到本地应该有十几个品种呢,现在丢失很多了。2017年开春後,龙队长和村委以及一些年轻人动员大家用生态的方式种糯稻,并且要用最好的坝子田来种,坝子田水源好丶光照强,而且糯稻不用化肥,因为种植的是老品种,也没有病虫害。最终朝利村200多亩坝子田全种上了糯稻,家家都有好收成。10月,村委和龙队长一起在村里搞折禾比赛,几十位村民一起来折禾。龙队长说,种地很花力气,搞折禾比赛是想让大家一边唱歌一边折禾,再一起开田烤鱼喝酒,在快乐中庆祝丰收。
这个秋收龙队长很忙,国庆过後刚刚花了十几天把家里的糯谷收了,在村里办了折禾比赛,又赶上村里有不同的人家办红事丶白事,龙队长要去统筹和协调。家里好几天没开火了,龙队长顿顿带着我们在村里吃流水席。席上的菜基本都是村里供应的,鲜少有外面买的菜。龙队长说,这不就是生活在农村最好的事情吗?什麽都可以自给自足,办红白事的人家可以向亲戚借猪丶借牛,自家多种一些糯谷丶多养一些鱼丶多烤一点酒,事情就办下来了,亲戚朋友来吃酒的时候也会送谷子,种一季可以吃3年。同桌吃饭的村会计说,今年家里种的糯谷有几千斤,两口子外加亲戚帮忙还花了24天才收完。
为什麽收糯禾需要这麽长的时间呢?因为收割糯禾要用专用的摘禾刀。摘禾刀是一种自制的半圆形内镶锋利刀片的工具,其大小刚好能够用手掌握住,使用时,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捏紧摘禾刀,刀口向内,左手抓住禾秆,右手用刀将禾秆截断,如此一株一株截下,直到左手捏满後,捆成一束。收割糯禾一般都在中午,早上由於有露水,比较湿润,收割回来後容易发霉,因此不能在早上收稻子。当地收稻子时,还忌讳吹口哨,认为吹口哨会把稻米吹到天上去,减少收成。为避免得罪“谷神”,村民们在进田收割时都要说上这样一段侗语顺口溜:“收一株有一把,收两株有一捆,白天收割让人挑得累,直到晚上还挑不完,田里还剩许多等着挑,白天只摘一小块,晚上挑来装满仓。”[8]如果是籼稻三四天就收完了,因为用镰刀收下来再用脱壳机一打就能完事了。为什麽这麽辛苦还要种这麽多糯稻?村会计但笑不语。原来是他家孩子可能这几年要办喜事,所以家里提前几年就开始做准备——自家里养的牲畜和种的糯谷就像存银行,提前做好准备可以借给其他村民,等你家办酒请客的时候自然有村民作为礼物赠送给你或是还给你。
做知足自主的农人
朝利村历史上就是侗族地区的“鱼米之乡”,田比较多,水源好,种出来的米产量高丶口味好,有一首侗歌也唱道“高传的香丶信地的梳子丶吾架的席子丶牙现的板凳丶增盈的稻芽糖丶朝利的米和布”,说的就是不同的侗族村子都有擅长的手艺和产品,村民在市集上交换丶买卖,满足生活需要。朝利历来以大米和棉布出名,现在仍保留这个优势。贵州省民族研究院的潘永荣老师说,侗族传统上就是“一村一品”,因为每个村子有不同的地理条件,侗族乡民就根据自己的自然环境创造出能满足传统生活需要的产品,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例如,从江的岜扒村田地少,但是有几座石灰山,他们就挑石灰(用於染布)到其他村换米吃。这样整个侗族片区都能用这种生计互补的方式满足生活需求,所以侗族传统的自给自足并不是单纯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整个侗族社会相互补充且互相需要,这种传统的市集产品交换也推动村寨之间的信息交流丶品种交换和文化交往。
现代社会,传统以物易物的方式已经不存在,大家对现金的需求开始慢慢增大,外出打工成为普通村民赚取现金最直接的方式。前几年,村里请客送礼的“礼”越来越大,村民都觉得压力很大,甚至有些村民因此外出打工,逃掉一些人情往来。後来寨老们一起商议,觉得村民不堪重负,人情也会越来越淡薄,就重新商议了送礼的标准——在家务农的送礼以稻谷为主,在外工作的以送现金为主。周边一些村寨看到朝利这样改,也跟着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侗乡的传统。
龙队长说:“在朝利村,钱多并不值得炫耀,有足够的可以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吃的鱼和糯稻才是一个好农民,人家才会看得起你。”龙队长在20世纪90年代也出去打过工,但短短一个月就回了家,他说:“想起家里的女儿没有鱼吃,心里好慌啊,觉得对不起她。”龙队长家的田很远,如果他不在家,妻子没精力管理好田和鱼。一想到稻子成熟时家家户户都会邀请朋友来抓鱼烤鱼,自己的女儿没法邀请朋友来玩,也没有鱼吃,他心里就不安。这之後,龙队长再也没有外出打过工,一直安安心心在家里务农。
在朝利,开田捉鱼是年轻人以及小孩特别重要的社交活动,每一个做父亲的都必须为自己的孩子准备好田养好鱼,等着孩子邀请朋友来玩;而母亲则要种棉花为孩子结婚准备足够的棉被。除了有工作的人(指有固定工资的公务员丶老师等),办红白事时或是过节有亲戚来家里做客时,如果你的鱼丶你的糯谷丶你的猪是用钱买来的,就会被认为不是一个勤快的农民。在朝利传统中,作为农民就是要管好自己的田和牲畜,这些都做不好,会被人嘲笑。
侗族有一句谚语“庄稼是大本,生意只为眼前花”,意思是出去打工赚点现金只是为赚一点零花钱,只能应付一时一刻的需要,并不是长久之计。侗族应该以农耕为根本,这是一个侗族农民的家底,种好庄稼养好土地,就什麽都不用发愁。
通过对朝利村的观察,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的力量正在帮助村寨缓缓地向前走。村民们看到现代社会给村寨带来的压力,例如,丢失了一些祖辈留下来的老品种,使用化肥对土地和生活在田间的生物带来的影响,过度请客送礼给村民带来压力……他们有能力去思考这些变化对村寨带来的影响,然後再以积极的行动去回应这些影响。这些行动给村民带来了幸福感,也加强了村寨的凝聚力,更创造了很多机会让村民与祖先联结丶与文化联结丶与自然联结丶与社区联结,然後强化了作为侗族农民的身份认同。在朝利,很多人家都过着知足丶自主的生活。有客人来的时候,家里什麽都有,想吃什麽都不用花钱买;过节的时候村民们一起喝酒丶对歌丶唱戏,对歌的时候大家总是互相夸赞丶快乐无忧。朝利的罗汉会唱道:“美丽的姑娘,请你嫁到朝利来;朝利山也好丶水也好;有棉花丶有糯禾;有鼓楼群丶有风雨桥;在这里会过上好日子!”
黄寅
志愿者 协作者
- 款是侗族特有的一种社会组织。根据汉族文献记载,款组织出现在宋代,在民国以前仍活跃於侗族社会中,是多个村寨组成的实施民间自治的社会组织实体。
- 萨是侗族信奉的祖母神,萨坛就是祭祀祖母神的地方。
- 潘永荣,吴荣,李筱竹.都柳江流域侗族乡土知识调查——以从江县朝利村为个案[R]. 贵州民族研究所《六山六水调查》,2005.
- 梁维安:贵州从江龙图人,当代侗戏工作者,从江县文化馆馆长,贵州剧协会员,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员,省级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创作《三媳争奶》《送礼》《姑妹》《古榕人家》《古榕春色》《官女婿》等侗戏剧本,并参与创编侗族歌剧《蝉》,使侗戏有了歌剧。
- 贵州省榕江丶从江丶黎平和广西三江丶湖南通道3省5县共101支侗族大歌队2000余名侗歌歌手参加了第一届比赛,之後每年年底由政府牵头举办,2017年11月在贵州榕江举办了第四届比赛。
- 吴金随是清朝中後期朝利村出的一位领袖,年轻时即被推为九洞款首。咸同年间官府横征暴敛,盗贼蜂起,他率领款兵四处拒盗,屡战屡胜,保境安民,人称“大王金随”。咸丰十一年(1861年),由於官军对太平军的血腥镇压,太平军天俸王刘定国部退逼九洞,想以九洞地区为根据地,遭到九洞侗民反抗,在吴金随的率领下,九洞侗族款军将刘定国部击溃,黎平知府袁鸿基获知後,欲授吴官职,吴却拒之不受,宁居乡里。在晚年时期,他沉迷於侗歌创作,编出不计其数的侗民歌,并自成体系,被侗族地区称为“朝利大歌”。
- 侗族村寨里,男青年的带头人称“罗汉头”,女青年的带头人称“姑娘头”。
- 潘永荣,吴荣,李筱竹.都柳江流域侗族乡土知识调查——以从江县朝利村为个案[R]. 贵州民族研究所《六山六水调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