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共学起动妈妈社群
“共学起动”源自几位勇敢的妈妈,希望在主流教育以外,实验一套更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的教育方式。在共学中,孩子不用一岁起就为上幼儿园作准备,爸妈也不用为考学校而备感压力。在亲密照顾者的陪伴下,他们可以自由地以五感和身体探索,以游戏来认识自己、社区、大自然和世界,并以家庭及邻里作为学习建立关系的起点,从生活的互动中观察及体验社交、感受互相尊重的关系,而非只有规范和约束。这股自发的微小力量,却不经意也为其他家庭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孩子找朋友,原来不太容易”
我家小儿自一岁半开始,在街上遇到同龄孩子便很是雀跃,偏偏亲友中没有近龄孩子,我的朋友尚未生育,连和邻居的生活作息也对不上,总是没有可相约的孩子。
那便到公园吧!幸运的话,他会遇到主动领着他四处走的哥哥姐姐,但大家到达时间不同,往往在最投入时,其中一方需要离开,而照顾者常是家佣姨姨或长辈,不方便交换电话。即便对方是妈妈,初见时交换联络也困难,日后能否相遇也是随缘。更常碰到的是公园的小朋友都有本来的玩伴,没人愿意和小儿玩,他在公园转一转便欲离开。
“才两岁的人儿,如要有好朋友,是否就一定要上学或游戏班?”香港的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但仍走不出“精英制”的框架。主流教育的老师和学生间,教与授角色分明,规范化的课程未能配合所有孩子的需要和父母的期望。孩子需要群体,但学校或游戏小组的集体性和训练,对还在探索自我的小孩来说,未免过于约束。而碍于班中人数众多,老师难以有足够空间仔细了解或回应孩子的需要。对于孩子成长,我坚信父母陪伴的重要性,也深信我们细心观察也能好好引领子女成长。
同时,作为长时间顾孩子的妈妈,日积月累的身心疲劳,有话无处说的憋闷,也让我察觉到除了孩子需要朋友以外,父母其实也需要伙伴。
“共学起动”的成立
有一天,我在朋友的社交媒体上看到征集“共学伙伴”活动,共学中,孩子和妈妈会定期聚会,轮流准备活动,一起共养小孩。这同时解决了孩子和妈妈社交的需要。在参考了朋友的共学简介后,我也开始了我和孩子的共学旅程,并在社交媒体中分享了我的经历。原本只是个人的小小分享,怎料却引来上百名的家长询问其他区域的共学组,原来有这种想法的并不是只有我和朋友两个人,于是,我们开始和几位热心妈妈走在一起,边做边学,一起开始构想如何推动共学,让更多家庭勇于并能够实践不一样的教养路。
虽然近年香港越来越多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尝试推行非主流教育,但选择仍是稀缺又昂贵。我们接触共学之初,便留意到共学是经济而具弹性的另类选择,参与的家庭只要有决心,父母愿意花时间去寻找合适的伙伴,付出心思陪伴孩子成长,共学似乎也是不错的出路。有鉴于此,在 2018 年下半年,我们几位成员在有限的资源和人力下,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筹备“共学起动”网络平台,又举办了香港首个“共学分享会”。一个几近没有宣传、在平日下午举行的分享会,竟在短时间内吸引了近百位父母参加,让我们意识到很多家庭对于另类教育的渴求,亦强化我们推动“共学”的决心。
我们心目中的“共学”
共学并不同于在家自学,我们除了没有特定的老师,没有预设的课程内容外,也不受形式、地点和年龄限制。我们鼓励参与“共学” 的家庭连结在一起,按着团中孩子成长的需要和兴趣,由父母提供合适的环境和素材,让孩子可按个人兴趣自由探索,安于自己的步伐成长。
有两年共学年资的伙伴 Phoebe 曾分享她的经历和体验,“小儿参与共学时只有 10 个多月大,是团中最小的一位,哥哥姐姐们都见证了他由爬行到跑步、牙牙学语变成妙语连珠。在共学中,孩子从来不会有被迫参与或坐下的压力,活动也很多元化,我们 12 个家庭一起到大自然玩水、玩风、享受静心、参观博物馆、远足野餐、在中秋新年探访护老院的老朋友,孩子在满满的爱中成长。最难忘孩子还小时,我要背着他跟大家行山,其他家庭都轮流帮我拿其他行装,而因为哥哥姐姐们都在地上跑,我家小孩也由此愿意走了一大段路,让我轻松不少。即使现在大家的孩子都在上学了,在有空时也会相约共聚。”
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逐渐就“共学、共玩、共养”的内涵达成共识,包括:
“共学”:家长与孩子间、家长与家长间、孩子与孩子间,互相学习。共学是集体参与,互相贡献、影响和成长。
“共玩”:孩子是玩的专家,玩乐是他们的权利。游戏没有目的,却能启发孩子。成人跟随孩子的方式去玩,与孩子连结,建立更亲密的关系,自己也享受其中。
“共养”:尊重孩子发展需要,鼓励父母彼此分享教养方式和心得,共同学习,让彼此的孩子也能身心健康地成长。父母以身教而非言教、连结而非高高在上、设限而非管束为教养原则。尽量做到多聆听、少说理;多观察、少责备;多引导、少惩罚;多鼓励、少竞争比较;多欣赏肯定、少挑剔。
“共学起动”初期探索
起初,我们运用网络平台协助有兴趣参与共学的幼儿父母互相认识,组成共学小组。我们的成员会以义务顾问形式为小组开展和运作提供意见,并从中探究以共学为起点,发展出一套非主流教育模式的可能性。在短短三个月里,我们已在全港组成了15个共学小组。由于我们大部分成员的子女仍在幼儿阶段,所以我们主力推动0至 3岁幼儿家庭参与共学,一方面我们可以身体力行去尝试这种学习模式,另一方面0至3岁孩子父母亦较愿意尝试以共学作为教育孩子的起点。
参与一年多的伙伴Fion曾分享,“组成了自己区域的共学组,有一年多的时间,6个家庭经历了由小朋友们互抢玩具到会期待见面玩耍,妈妈们由分享育儿琐事到分享育儿心事,爸爸们也有机会参与在孩子的活动中。我们还找到好旅伴一起共学到外地,所有美好时光都是由共学开始。现在小女儿一岁,我也毫不犹疑地正策划下一个共学旅程。”
经过一些传媒访问和报导,短短半年间越来越多父母想认识“共学”。有些家长会同时参加共学和坊间的游戏小组课程,借此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个性。参加共学的家长亦发现共学能为孩子提供更贴近需要和丰富的生活体验,让我们更肯定共学的价值。
当然,“共学起动”平台成立至今也非一帆风顺,一直以来,我们面对着很多不同的挑战,例如资源和人力的不足,成员间不同的观点等。参与的父母对于持续以共学作为孩子长远教育模式的准备和认识不足,社会上也不容易找到支援小组活动的稳定场地,再加上过去两年,香港受社会事件、疫情冲击等,都让“共学起动”的发展变得十分困难。虽然环境因素为“共学起动”发展添了不少挑战,但同样也给予我们空间放慢脚步,集中建立核心团队成员的信任和共识,让我们更认真地思考发展策略和方向。在这段未能举办共学的日子,我们一起思考、沉淀和重塑共学理念和推动方式,亦令我们更体会到共学珍贵之处——它具有适应环境和人性的流动力,能让我们共同建设无限可能,各人投入不同理念、才能和能量,令共学发展更多面向。
以“共学”为起点,建立“共养”文化
受疫情的影响,在过去一年半时光,大部分家庭都无法再参与共学,也因此不容易再找到伙伴同行。在家中,孩子的精力依旧无限,爸妈在家工作同时照顾孩子,一方面可说是多了共聚的时光,却同时也难免出现更多磨擦。在面对孩子哭闹时,爸妈们倍感疲累,耐性被磨灭,待孩子睡着后,又会后悔及责怪自己。
“共学就此要停下来吗?难道没有其他方式可持续支援父母吗?”在一次会议中,我们回归到共学的初心。推动共学的根本,除了是连结家庭和邻舍去教养孩子外,“相信孩子”、“连结自己”也是我们根本的信念。外在环境我们控制不了,而“人”是我们所能够影响的。经过沉淀及反思,我们决定从根本着手,让家长学习先好好照顾自己、滋养身心,容让内在有更广阔的空间、更坚定的力量携手走下去,去照顾孩子和面对不同的挑战。同时也借此吸引更多相同理念的同路人,待时机再次成熟,可让家长更易觅到共学伙伴。
因此“共学起动”开始善用网上资源,推出一连串以共养为主题的单向线上分享会,让家长们能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寻找教养孩子的同温层。我们更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以季度推行的Mom's Club,这是一个全新的线上双向活动,参加者会定期在线上聚会,除了认识不同的育儿方式,更重要是透过互相同理聆听,让大家能在无批判的压力下,分享育儿挑战或心得,学习与自己的内在情绪连结,多一点了解自己的需要,从而好好照顾自己。线下,参加的妈妈也会进行实体聚会,一起参与专属的艺术疗愈活动,不仅让身心得以放松,也善用这个网络得到身心灵的支援。
共学伙伴Ailey曾分享:“我参与实体共学团时,共学日是我每周很期待的聚会,甚至比孩子更期待。因为妈妈们能在当中一起分享教养上的点滴,互相聆听及支持,为自己充电。疫情后,我先后参与了线上的‘非暴力沟通读书会’及‘同理聆听共修小组’,这些小组的特质包含同理聆听、不批判、包容及接纳对方等,在小组里大家都能很安心分享育儿或生活上的大小事,有时大家不是为了寻求解决办法,而只是想要一双聆听的耳朵和耐心的陪伴。”
共学共养的未来
近月,我们看见更多有心人用不同方式尝试共学,他们对共学的理解和想法未必与我们一致,但我们相信共学已成为一颗种在父母心田上的小种子,等待有心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培育。
我们相信,孩子都有面对挑战的能力。在共学中,我们只需按孩子身心发展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空间,就能让孩子找到伙伴,共同学习,一起成长。在共养中,我们相信孩子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美好的需求,只要父母身心安稳,得到同行者的支持,便能拥有陪伴孩子面对情绪的能力,成为孩子的避风港,让孩子得以健康全面地成长。愿我们能继续携手,一步一步为更多家庭成立属于他们的教养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