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共學起動媽媽社群
「共學起動」源自幾位勇敢的媽媽,希望在主流教育以外,實驗一套更適合孩子心理發展的教育方式。在共學中,孩子不用一歲起就為上幼稚園作準備,爸媽也不用為考學校而備感壓力。在親密照顧者的陪伴下,他們可以自由地以五感和身體探索,以遊戲來認識自己、社區、大自然和世界,並以家庭及鄰里作為學習建立關係的起點,從生活的互動中觀察及體驗社交、感受互相尊重的關係,而非只有規範和約束。這股自發的微小力量,卻不經意也為其他家庭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為孩子找朋友,原來不太容易」
我家小兒自1歲半開始,在街上遇到同齡孩子便很是雀躍,偏偏親友中沒有近齡孩子,我的朋友尚未生育,連和鄰居的生活作息也對不上,總是沒有可相約的孩子。
那便到公園吧!幸運的話,他會遇到主動領著他四處走的哥哥姐姐,但大家到達時間不同,往往在最投入時,其中一方需要離開,而照顧者常是家傭姨姨或長輩,不方便交換電話。即便對方是媽媽,初見時交換聯絡也困難,日後能否相遇也是隨緣。更常碰到的是公園的小朋友都有本來的玩伴,沒人願意和小兒玩,他在公園轉一轉便欲離開。
「才兩歲的人兒,如要有好朋友,是否就一定要上學或遊戲班?」香港的教育制度不斷改革,但仍走不出「精英制」的框架。主流教育的老師和學生間,教與授角色分明,規範化的課程未能配合所有孩子的需要和父母的期望。孩子需要群體,但學校或遊戲小組的集體性和訓練,對還在探索自我的小孩來說,未免過於約束。而礙於班中人數眾多,老師難以有足夠空間仔細了解或回應孩子的需要。對於孩子成長,我堅信父母陪伴的重要性,也深信我們細心觀察也能好好引領子女成長。
同時,作為長時間顧孩子的媽媽,日積月累的身心疲勞,有話無處說的憋悶,也讓我察覺到除了孩子需要朋友以外,父母其實也需要伙伴。
「共學起動」的成立
有一天,我在朋友的社交媒體上看到徵集「共學伙伴」活動,共學中,孩子和媽媽會定期聚會,輪流準備活動,一起共養小孩。這同時解決了孩子和媽媽社交的需要。在參考了朋友的共學簡介後,我也開始了我和孩子的共學旅程,並在社交媒體中分享了我的經歷。原本只是個人的小小分享,怎料卻引來上百名的家長詢問其他區域的共學組,原來有這種想法的並不是只有我和朋友兩個人,於是,我們開始和幾位熱心媽媽走在一起,邊做邊學,一起開始構想如何推動共學,讓更多家庭勇於並能夠實踐不一樣的教養路。
雖然近年香港越來越多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嘗試推行非主流教育,但選擇仍是稀缺又昂貴。我們接觸共學之初,便留意到共學是經濟而具彈性的另類選擇,參與的家庭只要有決心,父母願意花時間去尋找合適的伙伴,付出心思陪伴孩子成長,共學似乎也是不錯的出路。有鑒於此,在2018年下半年,我們幾位成員在有限的資源和人力下,用了短短一個月時間籌備「共學起動」網路平台,又舉辦了香港首個「共學分享會」。一個幾近沒有宣傳、在平日下午舉行的分享會,竟在短時間內吸引了近百位父母參加,讓我們意識到很多家庭對於另類教育的渴求,亦強化我們推動「共學」的決心。
我們心目中的「共學」
共學並不同於在家自學,我們除了沒有特定的老師,沒有預設的課程內容外,也不受形式、地點和年齡限制。我們鼓勵參與「共學」的家庭連結在一起,按著團中孩子成長的需要和興趣,由父母提供合適的環境和素材,讓孩子可按個人興趣自由探索,安於自己的步伐成長。
有兩年共學年資的伙伴Phoebe曾分享她的經歷和體驗,「小兒參與共學時只有10個多月大,是團中最小的一位,哥哥姐姐們都見證了他由爬行到跑步、牙牙學語變成妙語連珠。在共學中,孩子從來不會有被迫參與或坐下的壓力,活動也很多元化,我們12個家庭一起到大自然玩水、玩風、享受靜心、參觀博物館、遠足野餐、在中秋新年探訪護老院的老朋友,孩子在滿滿的愛中成長。最難忘孩子還小時,我要背著他跟大家行山,其他家庭都輪流幫我拿其他行裝,而因為哥哥姐姐們都在地上跑,我家小孩也由此願意走了一大段路,讓我輕鬆不少。即使現在大家的孩子都在上學了,在有空時也會相約共聚。」
實踐探索過程中,我們逐漸就「共學、共玩、共養」的內涵達成共識,包括:
「共學」:家長與孩子間、家長與家長間、孩子與孩子間,互相學習。共學是集體參與,互相貢獻、影響和成長。
「共玩」:孩子是玩的專家,玩樂是他們的權利。遊戲沒有目的,卻能啟發孩子。成人跟隨孩子的方式去玩,與孩子連結,建立更親密的關係,自己也享受其中。
「共養」:尊重孩子發展需要,鼓勵父母彼此分享教養方式和心得,共同學習,讓彼此的孩子也能身心健康地成長。父母以身教而非言教、連結而非高高在上、設限而非管束為教養原則。儘量做到多聆聽、少說理;多觀察、少責備;多引導、少懲罰;多鼓勵、少競爭比較;多欣賞肯定、少挑剔。
「共學起動」初期探索
起初,我們運用網路平台協助有興趣參與共學的幼兒父母互相認識,組成共學小組。我們的成員會以義務顧問形式為小組開展和運作提供意見,並從中探究以共學為起點,發展出一套非主流教育模式的可能性。在短短三個月裏,我們已在全港組成了15個共學小組。由於我們大部分成員的子女仍在幼兒階段,所以我們主力推動0至3歲幼兒家庭參與共學,一方面我們可以身體力行去嘗試這種學習模式,另一方面0至3歲孩子父母亦較願意嘗試以共學作為教育孩子的起點。
參與一年多的伙伴Fion曾分享,「組成了自己區域的共學組,有一年多的時間,六個家庭經歷了由小朋友們互搶玩具到會期待見面玩耍,媽媽們由分享育兒瑣事到分享育兒心事,爸爸們也有機會參與在孩子的活動中。我們還找到好旅伴一起共學到外地,所有美好時光都是由共學開始。現在小女兒一歲,我也毫不猶疑地正策劃下一個共學旅程。」
經過一些傳媒訪問和報導,短短半年間越來越多父母想認識「共學」。有些家長會同時參加共學和坊間的遊戲小組課程,借此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個性。參加共學的家長亦發現共學能為孩子提供更貼近需要和豐富的生活體驗,讓我們更肯定共學的價值。
當然,「共學起動」平台成立至今也非一帆風順,一直以來,我們面對著很多不同的挑戰,例如資源和人力的不足,成員間不同的觀點等。參與的父母對於持續以共學作為孩子長遠教育模式的準備和認識不足,社會上也不容易找到支援小組活動的穩定場地,再加上過去兩年,香港受社會事件、疫情衝擊等,都讓「共學起動」的發展變得十分困難。雖然環境因素為「共學起動」發展添了不少挑戰,但同樣也給予我們空間放慢腳步,集中建立核心團隊成員的信任和共識,讓我們更認真地思考發展策略和方向。在這段未能舉辦共學的日子,我們一起思考、沉澱和重塑共學理念和推動方式,亦令我們更體會到共學珍貴之處——它具有適應環境和人性的流動力,能讓我們共同建設無限可能,各人投入不同理念、才能和能量,令共學發展更多面向。
以「共學」為起點,建立「共養」文化
受疫情的影響,在過去一年半時光,大部分家庭都無法再參與共學,也因此不容易再找到伙伴同行。在家中,孩子的精力依舊無限,爸媽在家工作同時照顧孩子,一方面可說是多了共聚的時光,卻同時也難免出現更多磨擦。在面對孩子哭鬧時,爸媽們倍感疲累,耐性被磨滅,待孩子睡著後,又會後悔及責怪自己。
「共學就此要停下來嗎?難道沒有其他方式可持續支援父母嗎?」在一次會議中,我們回歸到共學的初心。推動共學的根本,除了是連結家庭和鄰舍去教養孩子外,「相信孩子」、「連結自己」也是我們根本的信念。外在環境我們控制不了,而「人」是我們所能夠影響的。經過沉澱及反思,我們決定從根本著手,讓家長學習先好好照顧自己、滋養身心,容讓內在有更廣闊的空間、更堅定的力量攜手走下去,去照顧孩子和面對不同的挑戰。同時也借此吸引更多相同理念的同路人,待時機再次成熟,可讓家長更易覓到共學伙伴。
因此「共學起動」開始善用網上資源,推出一連串以共養為主題的單向線上分享會,讓家長們能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尋找教養孩子的同溫層。我們更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以季度推行的Mom's Club,這是一個全新的線上雙向活動,參加者會定期線上聚會,除了認識不同的育兒方式,更重要是透過互相同理聆聽,讓大家能在無批判的壓力下,分享育兒挑戰或心得,學習與自己的內在情緒連結,多一點了解自己的需要,從而好好照顧自己。線下,參加的媽媽也會進行實體聚會,一起參與專屬的藝術療癒活動,不僅讓身心得以放鬆,也善用這個網路得到身心靈的支援。
共學伙伴Ailey曾分享:「我參與實體共學團時,共學日是我每週很期待的聚會,甚至比孩子更期待。因為媽媽們能在當中一起分享教養上的點滴,互相聆聽及支持,為自己充電。疫情後,我先後參與了線上的『非暴力溝通讀書會』及『同理聆聽共修小組』,這些小組的特質包含同理聆聽、不批判、包容及接納對方等,在小組裏大家都能很安心分享育兒或生活上的大小事,有時大家不是為了尋求解決辦法,而只是想要一雙聆聽的耳朵和耐心的陪伴。」
共學共養的未來
近月,我們看見更多有心人用不同方式嘗試共學,他們對共學的理解和想法未必與我們一致,但我們相信共學已成為一顆種在父母心田上的小種子,等待有心人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繼續培育。
我們相信,孩子都有面對挑戰的能力。在共學中,我們只需按孩子身心發展給予適當的引導和空間,就能讓孩子找到伙伴,共同學習,一起成長。在共養中,我們相信孩子的行為背後,都隱藏著美好的需求,只要父母身心安穩,得到同行者的支持,便能擁有陪伴孩子面對情緒的能力,成為孩子的避風港,讓孩子得以健康全面地成長。願我們能繼續攜手,一步一步為更多家庭成立屬於他們的教養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