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一方水土 养育一方人

大乘鎮位於四川盆地南緣,因清初高僧在該地建大乘寺而得名,距屏山縣城10公里,有「屏山東大門」之稱,是受城市化影響較大的農村地區。社區伙伴2004年即在屏山開展項目,歷經十多年探索,從最初的社區服務,逐漸延伸到支持社區調查、社區活動、能力建設等實踐,大乘社區的居民們逐漸聚集起來,定期交流,慢慢形成社區網絡

大乘社區的凝聚得力於鎮及周邊村自發的文藝隊,隊員時常參與志願活動,內心生發出持續做事的意願和動力。2015年,縣婦聯主席和大乘社區的骨幹們在社區伙伴支持下,赴山西永濟參訪學習。回來後以文藝隊為基礎,於2016年初在民政局註冊成立了屏山縣陽光志願者協會。2017年底,協會有五個團隊,會員187人,超過80%為婦女。

協會成立後,會員決定從自己的生活需求出發,考慮自己在做什麼、要做些什麼。2017年9月,我們協作舉辦了「社區營造和可持續生活」工作坊,把視角放到社區景觀、生態/環保、文化傳承、社區資源/文史調查、生產生計、社區關懷、社區教育等各個方面,五個團隊各自討論未來一兩年最想做的事情,形成大乘鎮社區的遠景樹。

在實踐行動中,協會希望以各小團隊為紐帶,通過社區調查打好基礎,在環保生活、生態農耕、文化傳承和老有所為這四個方面深耕,讓生態理念在家庭和社區落地。為此,協會開展了許多有創意的實踐。

村民對當地歷史文化很感興趣,特別是一些地標和村名淵源。協會開展參與式的社區調查,收集大乘鎮(包括各團隊所屬村莊)地名地標淵源、名人、家族變遷、生產生活方式等內容的故事和老照片;又以二十四節氣為主線,收集當地動植物種類、食物、生活記憶、民謠童謠等資料和故事;還計劃以繪本和掛曆形式呈現調查內容,讓社區重新認識本地生活的淵源和變遷,以及人與土地相處的傳統智慧。

2017至2018年,協會除了延續這些年節慶、親子夏令營等豐富的社區活動,也在一些村子擴大生態種植戶,開闢試驗地,建設生態園。2018年年初,成員自主選出一塊地作為公共試驗地,名為油沙榜生態園——油沙榜就是從前的老地名。社區伙伴請導師來傳授生態農耕理念、農場設計和農耕技術,協會則集體決定以小基金支持園地建設。

小基金機制是我們在農村地區搭建可持續網絡的重要方法。協會設立了一筆可持續生活行動基金,支持相關家庭、社區的行動。成員自我管理基金,以活動為節點,推動網絡建設,也提升了參與的能力。

這是我們在川渝地區第一次與農村社區自組織直接合作。一群媽媽、奶奶組成的志願者組織,本著對生活和社區的期盼,用自己的熱情和方法,籌辦了不少活動,體驗著人與土地的連接,也在增強社區對傳統文化與生態的自信。

(摘自《社區伙伴年報 2017-2018》)

 

 

最新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