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騰沖龍川江上下游一帶,村寨內和村寨之間交往綿密,一種傳統村寨的社區網絡已然存在,長輩們尤為珍視。
界頭鎮一帶傳統上由異地栽種的方式改良稻米種子,稱之為「上水穀子下水秧」。村民每兩年到海拔較低的村寨選取長勢優良的穀子,帶上自家穀子或其他物品交換種子,延續著本地品種,維繫著村寨情誼。
龍川江兩岸的村寨,在傳統上也漸漸形成一種「工藝地貌」,各村盛出工匠,回應沿江村民的生產生活需要。在集市,來自各方的村民也會以雞蛋換鹽巴,以現金購買當地沒有生產的針、線、紗,可說是一個自給自足程度頗高的生活網絡。
在村寨中,傳統上家族內建房換工,村民間白事送米,生孩子送米、雞蛋、小花布和毛線,年輕人到病重和去世老人家中作伴幫忙,是人情味濃厚的社區,也是物資交換和手藝互助的網絡。
村民在村寨也通過共同信仰緊密連接。永安村有各種慶誕,周邊村民都來參加祭祀活動;春節期間求平安的舞龍燈和皮影戲,是永安人的集體精神寄託。
然而踏入1980 年代,村寨隨著經濟發展等因素而產生變化:永安工匠轉行到其他鄉鎮、縣城做生意;機械取代了手作,也減少了勞動的需要;有名的永安餌絲要用老品種界頭米,但1990 年代中開始不種了,改種產量較高、由種子公司銷售的種子。一言蔽之,過去互幫互忙、以物載情的交往已不復再了。
眼看這些傳統社會關係和精神生活漸漸丟失,界頭鎮四個村的老年協會在慨歎之餘,願意共同承擔,一點一滴地修復。
2019 的農曆新年,龍燈恢復在永安村舞動,在村子展演14 天。從認識龍燈的意義,到學習編紮、舞動龍燈,陸陸續續總共有100 多個不同世代的永安人參與,村寨的集體精神重現了。永安老年協會到鄰村了解傳統皮影戲和唱書、生態種植和老品種,拜訪村內辛成良老人講述犁頭的故事、慶誕習俗等等……重新肯定村寨傳統文化和生態價值,並再次把社區連接起來。
龍川江在高黎貢山的山腳從北向南流動,保護區管護局騰沖分局項目團隊陪伴著四個老年協會用各自的社區行動,共同保育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當村民意識到森林破壞對水土的嚴峻影響,感到痛心的老人逐步追溯因由,並恢復村民丟失已久的敬畏天地的精神,以及對自然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智慧。同時,以生態保護、稻田養魚、手藝恢復、垃圾處理等方式搭建四個老年協會相互交流學習的平台,連接相互支持網絡。
我們看到長輩們像蜘蛛一樣,用一根一根網絲修補社區網絡,修復社區肌理,守護著鄉土生活,守護著高黎貢山的淨土。
(摘自《社區伙伴年報 2018-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