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改變的因子 (代序)
在推動可持續生活的實踐時,改變的主體與場域有哪些?所謂的個人轉變與社會轉變、生活改變與制度改變等看似二元對立的概念,是否只有難以調和、不可逾越的鴻溝?還是其實透過觀念、視角、位置或者故事大綱的轉換,我們可以繞過太擅於把事情分門別類、片面割裂的思考系統,找到整全的、相互包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解?
去年年中開始製作「生活作為志業」這專題,編輯小組圍繞這些問題,以及該以怎樣的文章和故事來呈現當中的思考、困惑與啟發,來回討論過很多次,偶有靈光一現,但更多時候卻陷入迷惘。但我們一直十分淡定,因為當時手中預留了張「王牌」——打算完成組稿後訪談泰國的社會活動家、可持續生活推動者Pracha老師*,把問題都交給他來回答,相信這樣的安排一定能完美解決編輯小組的難題。
令人痛心的是,Pracha老師在2023年5月因病離世,走完了他七十一年的豐盛人生。上述的計劃變成無法落實的遺憾,而失去一位充滿智慧和慈悲的老師也讓我們傷心難過。但轉念一想,Pracha老師過去十多年來,為我們舉辦過數之不盡的工作坊、培訓與分享,還不算他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的社會實踐。其實,他早就以自己的生命回答了我們的疑問。
在2014年廣州一個關於「教育與社會改變」的分享中,Pracha老師提到「主流教育過於偏重頭腦教育」、「主流教育往往片面化、割裂化......科目都是割裂地教授,缺乏整全的觀念」,同時他也指出,透過解放的教育與真正的轉化,我們能讓「人擁有自信,感覺知足,自然就會長養慈悲心......我們就是真正成熟的人,成為社會改變的因子,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意識,也可以改變社會的結構,慢慢地構建一個更公正、更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而我們自己也因此成為更有覺悟的人。」對他而言,「個人轉化與社會改變總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今天重讀這些文字,仍深感其洞見。
除了「生活作為志業」專題以外,有感於新媒體和信息科技在日常生活中變得如此重要,這一期「見·遠」欄目我們特以「慢媒體與生活」為題來組稿,希望與大家一起思考生活與媒介之間的關係。另外,我們也感謝其他作者的分享,讓我們有幸知道他們這些年的思考與行動。本期《比鄰泥土香》由陳宇輝、鄧文嫦、霍偉亞、賈麗杰、顧曉峰、梁笑媚、繆睫編輯,同時也感謝所有對本書編輯出版提供協助的伙伴,讓本期書刊得以面世。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感恩Pracha老師的教導,我們會繼續在生活裏好好實踐、驗證與領會。
《比鄰泥土香》編委會
二零二三年夏
* 全名Pracha Hutanuwatr,泰國社會活動家、可持續生活推動者。1992至2002年,擔任泰國Wongsanit Ashram生態村負責人;2002年成立「青年覺醒」組織,助力年輕人探討整全發展的教育理念和方式;2012年聯合創辦「生態家園轉型亞洲」(Ecovillage Transition Asia),致力於推動亞洲的生態社區重建;多年來一直協作生態家園設計教育、底層社區領導力培訓、覺醒的領導力培訓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