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談論手作時,我們在談論什麽?

以廢紙釘裝成綫裝書的筆記簿,待封面押上乾花便完成可使用了。(唐俞珠/集思青年公益發展中心)

文 / 張潔(國內留學澳洲資訊科技學生、四川成都集思青年公益發展中心“手下留情”項目手作參加者)

編按:

  作者張潔,對手作及傳統文化感興趣,是社區伙伴支持四川成都集思青年公益發展中心籌辦的“手下留情”項目 [1] 學員,學習紥染技術。她娓娓道來手作過程中的個人體會,包括看見一個超越消費的新世界。

+ 擊點放大圖片
張潔正在紥染布藝。(唐俞珠/集思青年公益發展中心)
張潔自染的手帕。(唐俞珠/集思青年公益發展中心)
用紥染將舊衣翻新。(唐俞珠/集思青年公益發展中心)
“手下留情”項目廢紙再利用課程,用廢紙重新裝訂成綫裝書作爲筆記簿,簿上裝飾有押花。(唐俞珠/集思青年公益發展中心)
以廢紙釘裝成綫裝書的筆記簿,待封面押上乾花便完成可使用了。(唐俞珠/集思青年公益發展中心)
“手下留情”項目編織課程,將廢棄快遞盒紙板做成編織板,把廢棄羊毛衫的羊毛綫編上,就成了美麗的杯墊。(唐俞珠/集思青年公益發展中心)

  時光倒退幾年,當談論起手作時,我的下意識反應可能會是:這是文青的專利;或是,手作的東西都買不起。國內的文青聚集地如豆瓣、良倉等網站上,做工精緻的手工藝品或手工縫製的衣服、鞋、包等,都要價不菲,而手作人聚集的創意市集也鮮有問詢。

  幾年後的今天,手作早已是大衆生活水平提高後的可消費品。以成都文化創業産業園區的手作爲例,U37、明堂、紅星路等創意園區,以及各類小型工作室都開始有木工、皮具、陶藝等手作工坊開放給公衆體驗。就是在這種氛圍下,我開始接觸到紥染。

  對紥染的興趣最初來源於對民族風衣物的喜愛,光是“紥染”兩字就顯得高深而觸不可及,最初以爲是極少數人能掌握的技藝。但了解了之後發現,紥染並不是只屬於專業人士的染布方式;相反,它是生活中隨時可以運用到的創造新衣物的好方法。由於紥染的原料來源於植物,而這些植物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稍微不那麽容易制得的靛藍也能在網上買到,因此在家中即可完成植物染。加之染色時間短,是一種極爲方便的染衣方法。

  除了紥染,手作中的很多項目都可以爲生活中添置新衣物提供靈感。不用的紙張可以成爲綫裝書的原料,不穿的毛衣可以將其拆開編織手鏈和裝飾品。

  當我們開始用手作的方式進行廢物回收和利用的時候,手作的意義從此就不僅僅只是技藝的輸出,而開始有了改變人們消費觀的作用——既然可以動手做,何必還要買買買呢?

  17歲以前,我也是買買買大軍中的一員。在宿舍裏,一群愛美的小女生翻著不斷更新的時尚雜誌,夢想擁有圖片上模特穿的那件漂亮衣服,羡慕時尚博主 [2] 永不重複的穿衣搭配。於是,那時的我高喊著砍手 [3],然後依然隨心所欲地滿足自己的購物欲。但瘋狂的買買買之後,冷靜下來後發現,大多數在衝動消費下購買的衣物實際上更多時候被閒置了,很多衣物甚至連穿都沒有穿過就已經被打入了冷宮。我開始反思:是否買買買是真有必要的呢?

  當學習了如何紥染之後,新世界的大門完全打開——誰說換新衣服只能通過買買買的方式?誰說新衣服不可以從舊衣服中來,特別是那些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再穿的舊衣服中來呢?還記得那些因爲蘸上了水果汁、醬料而無法穿出門的衣服嗎?植物染色後完全可以將這些污漬遮蓋掉。還記得那些因爲過時而被我們放在衣櫃底部的衣服嗎?那些衣服上的圖案完全可以裁剪下來作爲布料裝飾手賬本或做一個小錢包。

  如此,舊衣服不再是沒用的只能留在箱底慢慢變無用的布料,而是一件新衣、一個新錢包或是一本新手賬 [4]。這不僅避免了買買買造成的資源和財産的浪費,同時,因對自己做的東西更有情感,也會使用更長的時間。

  而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手作還是愛和溫暖的傳遞。記得小時候外婆用縫紉機縫製的睡衣,從小穿到大,並沒有時髦的款式,却最爲舒服;奶奶親手納鞋底的布鞋,從未磨脚過,穿上它可以走好久的路。雖然這些小物品本身並不值錢,但因其蘊含了外婆奶奶的關愛,因此顯得格外珍貴。比起用金錢隨意可買到的衣物,父母親手做的物品會讓他們更珍惜和喜愛,這就是所謂手作的溫度。

  客觀來講,手作方式製作出的物品因爲能控制原材料的選擇,還能减少環境污染。以植物染爲例,天然提取的植物色素染液造成的污染遠比化學染料造成的污染低;類似地,用廢布料做的包袋,比起皮質包袋的碳排放量也少許多。

  當我們在談論手作時,我們談論的是如何“手下留情”,這情感可以是對自己手工製作物品的喜愛之情,可以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之情。而情感的延伸,則幫助我們避免非理性的買買買,本著對環境更加負責的態度進行消費。

  你,手下留情了嗎?


1. “手下留情”項目:爲協助青年人反思消費文化和人與物之間的關係,社區伙伴自去年初起,支持四川成都集思青年公益發展中心開展一項名爲“手下留情”的手作項目,通過以手製作物品(如布藝、木工等)的體驗、或與手工愛好者交流、手藝人拜訪學習等方式,與青年一起學習和探討可持續生活的理念。我們希望通過“手作”尋找人與物的連系,手下留情包含了手作者對作品的溫度,也有我們尊重自然的感悟,過程中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

2. 時尚博主:來源於“Fashion Blogger”一詞,專指分享時尚、潮流、時裝資訊爲主的博客主。

3. 砍手:網絡網購派生詞,描述人克制不住購物欲,甚至到了想直接“砍手”來阻止自己購物的地步,代指“敗家”、“過度消費”的網購行爲。

4. 新手賬: 指“手下留情”項目中用舊布做封皮的布面手賬本,通過舊衣DIY(自家製)給本子做新衣服。

最新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