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汪斌
2015年,我供職的機構雲南鄉村之眼鄉土文化研究中心1開始在廣西南丹縣裏湖瑤族鄉開展項目。是年8月,「鄉村之眼」聯合台灣學者造訪里湖鄉,我們一行十三人,與當地的鄉村影像伙伴一起開展影像交流工作坊。期間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志願者不小心丟失了T恤衫,急需臨時買一件,可是找遍整個集鎮,只發現一家所謂的服裝店,還是以售賣鞋子為主,零星搭配一點服裝,根本沒法挑選……我們這才明白,里湖鄉以白褲瑤族為主,至今依然盛行就地取材、手工製作本民族服飾,對外來便裝的需求量相對有限。而後,對白褲瑤村民影像小組多年來累積的鄉村影像作品稍作統計也發現,半數以上作品都與服飾製作緊密相關,足見服飾製作在現今白褲瑤生活中的重要性。
手工製作服飾是極為費時耗力的,何況還要依時令季節就地取材。在現代化與市場經濟大浪潮的衝擊下,很多地方的民族服飾,手工工序趨向於機器製作,原材料主要依靠市場購買,或者只保留一些紋飾刺繡傳統工藝,甚至已經完全依靠市場購買全套成型的民族服飾。那麼,為什麼當今社會的白褲瑤不顧時間和經濟成本,一直堅守著就地取材的家庭手工服飾製作模式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在協調跟進「鄉村之眼」在廣西白褲瑤區域的項目的同時,也開始了以服飾製作工藝為切入點的人類學田野調查。2016年相對集中地在寨子裏待了六個多月,參與觀察不同季節的服飾製作工序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一步步走進白褲瑤的服飾世界,也嘗試一點點探究「奈何製衣」的地方性邏輯與觀念。
依時製衣:服飾製作中的自然之道
白褲瑤是我國瑤族的一個分支族群,自稱「多努」或「朵努」 (瑤語音譯,意為「白褲瑤的子孫後代」),外界稱為「白褲瑤」 (因男子常年穿及膝的白色土布燈籠褲)。歷史上,白褲瑤常遷徙, 大概在宋朝時期來到桂西北與黔南交界的亞熱帶喀斯特岩溶石山區, 而後世代定居在這裏2。「七分石山,二分旱地,一分田」是形容當地地形地貌特徵的俗語,白褲瑤是典型的山地民族,廣西南丹裡湖瑤族鄉算是其聚居腹地。
2016年3月至4月,我開始了第一次比較長時段的田野調查,由此明白了白褲瑤因為製作服飾與這一地區的氣候和自然建立起的微妙互動關係。
初到時,整個里湖籠罩在「回南天」的綿綿春雨與濃濃霧氣之中,天氣比較寒冷,在白褲瑤寨子裏,仍然是畫粘膏畫和藍靛深染的季節,空氣裏彌漫著濃濃的粘膏味3。然而,相比乾冷的冬日,「回南天」 的春雨與大霧是各類植物抽枝發芽的恩賜,山林間眾多用於服飾助染定色的植物,房前屋後用於餵養蠶寶寶的主食桑葉被悄然滋潤。待到清明節前後,春雨漸弱,雲霧漸散,白褲瑤村寨的粘膏味慢慢退去,代之以各種野生植物的清香氣味。也就是說,天氣轉暖,畫粘膏畫、做藍靛深染的季節慢慢過去,到了野生植物助染、藍靛淺染、野生植物定色,以及呵護蠶寶寶、守候蠶絲布的時候了!
長期生活於此的人們練就了根據雲霧走向判斷天晴或下雨的本領。初春時節,選定一個放晴的好天氣,三五結伴到山上摘回一捆捆雞血藤嫩枝,準備助染裙子、背心、背帶、天堂背心、天堂被等畫有粘膏畫的物件。視助染物件的多少,每輪選擇幾捆用錘子錘碎,再用布或者絲網口袋包住,加入適量的水,擠壓濾出血紅的汁液,放入助染物件,快速浸染幾十秒後,取出晾曬。大概兩小時晾乾,而後再錘再染第二輪,如此反復,一天可染七八次,一整個冬天的勞動成果自此煥然一新!我游走村寨,上山林、下田地,看人們幹活,也參與幫忙,嗅著捶打雞血藤嫩枝和熬煮薯莨4散發出的清香氣味,聽人們分享今年的雞血藤長勢如何,哪裏的薯莨又大又紅……享受著屬於白褲瑤寨子的春天氣息!
可是,大自然給予的從來不只是恩賜,與春雨相伴的還有雷電和冰雹。
老人家說,大年初一星星太好,預示著今年會有雷雨冰雹天。
果然……
大粒大粒的冰雹砸向房頂,敲擊玻璃,撕碎樹葉……
狂風亂作,大雨傾盆。
雨水順著窗縫,順著門縫,滲進樓梯,滲進房間,
滲到裝滿服飾的木箱下,滲到裝滿糧食的口袋下……
電是早就停了的……
孩子是被嚇哭了的……
蠶寶寶的頭是很痛的……
哄小孩,開手電筒,墊木箱,堆糧食,掃積水……
男人出門打工了,忙壞了三個女人!
這還是樓房啊,那麼,泥瓦房子的人家呢?!
唏噓不已……唏噓不已……
冰雹漸停,大雨依然傾盆下,積水掃也掃不完。
那就不掃了吧,給山外找錢的人打個電話,傾訴!
以上是我於2016年4月3日晚在白褲瑤寨子遭遇冰雹天氣時記的一段田野日誌。不僅4月 3日,還有4月17日,接連兩場大冰雹,直接把白褲瑤朋友們的泥瓦房砸得千瘡百孔,房瓦翻修再翻修,耗心耗力,大家自嘲說:「也算是住上了抬頭見星空的豪宅。」
房瓦損耗了尚可翻修,雷雨冰雹天氣對蠶寶寶而言卻是生死攸關的考驗。白褲瑤餵養的蠶屬本地蠶種,被喚作「朵娃」(瑤語音譯,與兩歲以下小孩同稱謂)。在白褲瑤古歌裏有「娘胎倒別」的唱詞, 認為蠶如自己的兒女般來自娘胎,需要精心呵護。依照這樣的邏輯,他們將蠶吐絲前的三次不食不眠現象稱作「睡覺」,將蠶吐絲稱作「回家」。大概在農曆三月上中旬,蠶寶寶第三次「睡覺」醒來,進食桑葉四五天後就準備「回家」了。這段時間,對白褲瑤婦女至關重要, 第三次睡醒的蠶寶寶數量直接決定了該年蠶絲布的收穫情況。農曆三月,是白褲瑤聚居地區雷雨冰雹天氣的多發月份,而蠶寶寶聽見雷聲就會「頭痛得厲害」「身體變成膿膿的黃色」「皮開始起皺」「身體縮短」「病怏怏的」……這是它們的一大劫數,有些蠶寶寶可能會在第三次睡覺時「沉睡不醒」,不僅使得前面的精力全白費,更讓人傷心的是,這一年再也沒辦法收穫精美蠶絲布了!
手工的白褲瑤服飾依時令季節就地取材而製,大大小小三十多道工序環環相扣,首先需要與不同季節的氣候環境背景相調適,亦講究與多種多樣的原材料,與住屋環境衛生條件,與製作者的心性,以及與其他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相調適的經驗和知識。
田野調查時,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變動不定的各方面因素隨時影響著工序繁雜的服飾製作進程,以至於對白褲瑤婦女來說,有關服飾製作的很多東西似乎都是「活的」,要看自己的手與每道工序是否有緣,是否相合,她們用漢話「手氣」一詞來意譯那些充滿運氣與靈氣的諸種「活的」東西。除了馬上要「回家」的蠶寶寶遇到雷雨天或病或死,由此沒法獲得足夠多、足夠好的蠶絲布會被認為是「手氣不好」之外,藍靛染料中途出現故障而使得棉布染色效果不理想,染色時粘膏脫落而使得整幅圖被毀,織布時紗線容易斷開,跑紗不太順利,等等,都被認為是「手氣不好」的體現。
可是,也正因為「手氣」現象的存在,才使得服飾製作對於白褲瑤來說彌足珍貴,應對「手氣」的過程,也正是他們與自然產生深厚聯結,積累各種地方性經驗智慧的過程。比如,初春織布最不容易出現「手氣」現象,因為「回南天」陰雨綿綿,空氣濕潤,棉線結實不易斷,織布效率最高,布匹最好。再比如,蠶寶寶的主食桑葉至少存在四個好壞不一的品種,不同品種的生長環境不同,食用「口感」亦不同,蠶寶寶養護中的「手氣」就涉及對各種桑葉「口感」特徵、生長情況的綜合調配經驗。
互助製衣:服飾製作中的處世規約
透過服飾製作,敏銳感知氣候,熟識山林習性,這些正是一個山地民族的地方性經驗和智慧所在。可是,「手氣」現象的存在只能說明白褲瑤服飾製作的不易,並不能解答我最開始的疑問,為什麼當下依然選擇手工製作服飾,甚至製作得更為講究?2016 年 11 月中旬,我第三次來到白褲瑤好朋友小蘭家常住,參與觀察服飾靛染時節白褲瑤村寨的生活,開始了解「手氣」背後的「人氣」,了解白褲瑤因為製作服飾而特有的人情味和社會文化氛圍。
一日,我隨小蘭去走親戚,而後順著田埂步行回家,閒聊途中,她突然問起我對於自己的生活有什麼夢想。有感於那段時間聽她講了很多白褲瑤母親如何帶著女兒一起做服飾、如何照顧女兒的種種——這些「女兒」與我年齡相仿,離鄉漂泊十來年的遊子遂有感而發答曰:「我啊,希望儘早賺錢把自己安定下來吧,再讓我媽來照顧我……」話音未落,小蘭已在旁邊驚呼:「啊,竟然是要你媽照顧你,怎麼不是你照顧你媽?!」反應之快,語氣之驚,的確把我問住了! 慚愧之餘,也讓我對於白褲瑤服飾製作背後的意義和原因有了更進一步的感知……
白褲瑤女孩學習服飾製作,往往從裙邊繡開始學起。我一開始不瞭解其中緣由,直到自己親手嘗試之後才明白,裙邊繡採用挑繡工藝,在特定寬度的兩條經線之間,按照一定規律來回挑起緯線,構成一個大菱形套住多個小菱形的圖案,這是服飾製作最基礎的工序。學會裙邊繡就等於學會識別棉布的經緯線,這是隨後學習畫粘膏畫、刺繡、織布等其他工序的基礎能力。一環套一環的白褲瑤服飾,其製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蘊含著白褲瑤先輩們積累下來的豐富的地方性經驗知識,通常需要製作者學習實踐若干年,才能夠把握實際操作中的各種智慧和講究。
「外婆—母親—自己、姐妹」是白褲瑤最普遍的服飾製作家庭互助小團體單位。因為服飾製作小團體的存在,服飾製作中出現的「手氣」挑戰由大家一起來面對,可大大降低服飾製作的「風險」比例。也因為服飾製作,這個小團體成員之間有許多溝通交流的機會——互相幫助、互相分擔、互相體諒——也有了聯結情誼的重要媒介。
初為人母的年輕女性往往也只會一些簡單的基礎性工序,更多更複雜的工序還需要進一步學習,而最好的教授人就是自己的母親和外婆。每個小團體,大概會有一到兩名服飾製作主力,到了服飾製作季節,大家便會以主力為中心,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多套服飾的製作。隨著母親年紀的增大,女兒積累的服飾製作經驗愈來愈豐富,小團體中的服飾製作主力便會轉移,女承母藝,負責重心工序。所以,一個白褲瑤女人,會因為嫁為人婦、成為人母而決心學習服飾製作,也會因為母親的年老而擔起服飾製作主力的重任。當今社會,多少母女還能有這樣的溝通相處媒介,多少母女還能這般互相體諒呢?
除了家庭小團體互助模式之外,鄰里互助亦是白褲瑤服飾製作的重要補充形式。在鄰里互助製作服飾的過程中,考驗的是白褲瑤婦女為人處世的能力。你必須按「規矩」行事,融入互幫互助的氛圍中,通力合作,才能把服飾做好,也才能獲得自己的「立足之地」。大家在轉工互助中亦會形成一些公共意識,比如,及時收穫莊稼以便大家放養牲畜後騰出時間精力專心製作服飾,一起清理疏通村寨裏用於擣衣洗布的水池、河流。
雖然,現在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外出打工,可是外面的生活未必比家裏好過,一些年輕白褲瑤朋友也會感歎:「在外面打工,要麼跟著工程隊到處跑(工資高、風險大),要麼進工廠(工資低、耗時長),都是在出賣勞動力,很辛苦,做煩了也不怎麼想出去,寧願在家裏繼續過做服飾的生活,其實,做服飾大家互幫互助,那種感覺還是蠻好的……」
穿衣場合:「威要」榮耀是製衣的內在動力
「那種感覺」是指身處服飾製作的互助「規矩」中所感受到的集體「人情味」氛圍,與「金錢味」氛圍相比是完全不同的體驗。然而,服飾於白褲瑤的意義卻遠不止於此,它還關乎「威要」(瑤話音譯,意為「家族」或「宗族」,有自己的象徵物和儀式活動) 之榮耀!
當問及白褲瑤婦女為什麼年復一年製作服飾時,會得到如下答案:「必須一直做啊,我們這些服飾三五年就過時了,你不做新的就沒得穿。」「過時」與否,是對服飾的審美流行評價觀念,與服飾的穿戴展示場合相關。在白褲瑤,服飾最重要的穿戴展示場合為年街節和婚喪儀式。
離農曆正月十五最接近的圩日,被視為一年中「最大的墟日」,約定俗成,著盛裝,趕年街,喚作「年街節」。年街節於白褲瑤的意義就如同春節之於漢族。2016年初,我第一次參加里湖年街節,被街道兩頭兩個大型停車場的摩托車海震撼,更被佔據整個街道、來回行走的人海震撼。
不僅節日當天,節前節後的那幾天,整個寨子都會籠罩在亢奮的氣氛中,大家會一起討論關於趕街的所有話題,服飾往往是話題中心。「大家都穿新衣服,你不做新的,別人會說的。」為了這一天,人們甚至會提前好幾個月就開始做準備,有條件的都會做新的服飾,沒有條件做新的也會通過再次浸染等方法把舊的加工成「新的」。而怎樣算「新的」,又是常年在變動的,有流行與過時之別。以服飾染黑效果來說,就常常流行很多不同的黑,比如偏藍的黑、偏紅的黑、偏綠的黑等。這些不同的黑,既和染色材料相關,也和染色次數等相關。「你穿得黑一點,別人就會很羡慕,因為這說明你花了很多心思和錢在上面……」染黑,意味著有錢買足夠多的藍靛膏, 有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做服飾,是能幹和富裕的標誌。
這裏比較有趣的是:以本族群內部人員為主的年街節場合,服飾穿戴展示給本族人看,穿戴者也是製作者,於是,評價的標準並不僅僅是服飾形制款式的美醜,更與服飾製作投入的時間精力、原材料的品質等息息相關。女人服飾做得好不僅說明她能幹,而且說明家裏4富裕(指家族願意讓女人花錢花時間製作服飾),男人有很好的服飾說明他家有人做服飾,也是很體面的事情。於白褲瑤而言,服飾不僅僅是服飾本身,它代表著婦女及其所屬服飾製作小團體的才幹,更代表著「威要」的榮耀。
這個道理在白褲瑤的婚喪場合體現得更加明顯,這與白褲瑤特定的社會組織體系和文化氛圍相關。聚居在桂西北黔南交界石山區的白褲瑤,總人口不及40000,至今依然保持著五個姓氏群,每個姓氏群中再分為若干宗族,宗族之下最小的血緣單位是家庭(瑤話叫做「依則努」),由此,「姓氏群—宗族—家庭」5構成了白褲瑤血緣群體的基本框架,是一種自生的社會組織,白褲瑤生產生活的諸方面習俗都是依附於這一基礎社會組織結構之上的,互幫互助是其主體文化氛圍。加之白褲瑤婚喪年節集中在冬春季節的時段特殊6,與當下的外出打工潮流錯開時間,所以可以取得相對的平衡,依然保有比較濃厚的氛圍。與這些儀式節慶活動相伴隨的,是一個鄉土社會的重要社交活動,一整套名望評價體系就在其中。通常情況下,人們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參與這些活動,準備最好最精美的服飾就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點。對榮耀的追求無形中成為了大家堅持手工製作服飾的壓力,需要每個白褲瑤婦女、每個服飾製作小團體、每個家族認真對待。
由是觀之,服飾的穿戴展示是奈何製衣的關鍵,要想維繫白褲瑤服飾的家庭手工製作模式,以及由此建立起來的人與自然、人與人相處的整套地方性生態智慧,核心在於維繫白褲瑤內部自生社會組織結構的穩健力量和互助的社會文化氛圍。
1. 雲南鄉村之眼鄉土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國西部鄉村影像培訓與研究機構,與村民、牧民伙伴合作,以影像工具為媒介,把紀錄片的拍攝剪輯放映過程變成本地人之間、本地人與外地人之間、青年人與中老年人之間互相交流溝通和學習的過程。
2. 南丹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南丹縣誌》,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7頁。
3. 白褲瑤服飾製作主要依靠漿染工藝,鑿取本地種植的一種俗稱「粘膏樹」(學名「刺樗」)的椿樹科植物的汁液,用畫刀繪圖於棉布上,將畫好圖的棉布置於藍靛染料中浸染,粘膏作為「防染劑」,布面上便有了花紋。寒冷的冬季和初春季節,是畫粘膏畫和藍靛深染季節,溫火溶化粘膏而散發出特有味道,是白褲瑤寨子這一季節的嗅覺標誌。
4. 助染服飾的植物主要有雞血藤和薯莨塊莖兩種,一說薯莨對粘膏有傷害,所以人們多用雞血藤助染帶粘膏畫的物件,用薯莨助染棉布。
5. 參見雲南社會科學院郭淨老師《寄語白褲瑤鄉村影像小組》(2016年「白褲瑤鄉村影像展」的影展手冊前言)。
6. 白褲瑤實行「二次葬」俗,對此習俗的一種解釋是,「七分石山、兩分地、一分田」 的生存環境,使得白褲瑤的物質條件有限,若人在四至九月間過世的話,糧食還生長在田地裏,存糧有限,不夠招待親朋,所以要先淺葬,等到秋收後,再為逝者舉行隆重的喪葬儀式。婚嫁與此同因。
■ 汪斌 民族學碩士,2015年加入雲南鄉村之眼鄉土文化研究中心(簡稱「鄉村之眼」),主要負責廣西南丹白褲瑤區域的項目協調工作,長期陪伴「白褲瑤村民影像小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