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佬
我是一位从事了三十年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社会工作者,现时在四川地区服务孤儿和少数民族孩童。最近认识一名十八岁职业高中生,他渴望与我积极沟通的眼神,又一次触动了我对“缺乏关爱的孩子”的情感。
第一次,他说自己是一名孤儿,在福利院长大,欲言又止,话题便终止了。
第二次,他说曾在街头流浪,是警察把他送进福利院的,态度多了一些亲切感。
第三次,他倚着我的肩膀说成为流浪儿童是因为在大伯家受歧视,逃出来的。
之后,我牵着他的手,继续聆听他的故事时,更明白了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等待和守候的意义。
社会工作有一些专有名词,以“助人自助”最流行,也最多为人所误解。另一个词汇“陪伴”近年也经常出现,甚至成为青少年服务志愿者的口头禅。我想谈谈我所理解的人本主义服务中的“陪伴”。
首先,“陪伴”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陪伴者与被陪伴者同行,相互感受生命影响生命的动力,一起学习面对生活的顺境与逆境。其次,陪伴的效果不只是单向的,除了被陪伴者的成长——改变某些行为、转变某种观念、践行某些习惯外,陪伴者在过程中也会有所收获。
“陪伴”涉及成长的课题,我们常以积极心理学、全人健康1为依据。全人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社交、精神、灵性各方面都能平衡发展,有一定的幸福感。如何在“陪伴”过程中协助被陪伴者朝向全人健康的方向成长,以社会工作专业技巧或态度分析,会有以下阶段:1、倾听或觉察;2、理解和接纳;3、分享或分担;4、支持和鼓励;5、宽容和体谅;6、抽离和放下。
倾听和觉察
这是一切关系建立的根本。不带预设的观察,可以了解人与事物的本质。社会经验越丰富,越容易给他人扣帽子、下判断,对别人的理解或期望,大多时候会陷入自以为是,甚至固执己见。我们很容易犯的错误包括急于下结论、轻视问题、干扰或转移话题、不适当的道德或非理性评断、不适当的响应技巧如询问过多、概述过多和不适当的情感反应等等。
倾听是获得信任的基础。正体字的“聽”,清楚地说明“耳为王、多用眼、常用心”,“倾”是十分专注、用尽力量的意思。深度倾听,是双方以真心换真心的交流。
觉察被观察者的行为、情感、性格、态度和当下的状态,不批评,也是尊重和接纳的基础。一个优秀的倾听者,要有高度的自我觉察力,不因环境或内心发生的事情而分散注意力,努力去除妨碍交流的自身障碍;保持开放态度,理解文化和性别差异。
在倾听和觉察的过程中,保持耐性是至为重要的。我经常以我老师曾经辅导的一名少年囚犯为例,她说与这名少年相处了十七次,他才愿意开口跟她说第一句话,这需要何等充分的耐性和高超的功力。
理解和接纳
被认同、被肯定,是在陪伴过程中需要持续出现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会以自己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式套在别人身上,尤其是对越熟悉的人,越有期望或要求,且经常会出现情绪勒索的情况。
当我们愿意陪伴某人成长,或多或少都会希望他们成为我们所想的样子,我们不一定说出口,但情绪波动时总会面露端倪,甚至在言行举止上有所变化。当然,理解与接纳不代表要放弃个人的主观价值,只是我们要觉察,被陪伴者的心理状态才是最应该关注的,外显行为并不足以主导我们对被陪伴者的评价。
理解他们究竟碰到什么事?当时的情感反应如何?他们的性格特质如何?为什么对这些情景会如此应对?做出这样的应对行为后,他们又如何自处?至于接纳,是个人的自然价值,不是表面行为。这包括基本生存、自由表达意志以及面对危机时采用的防卫机制的能力。
每每有初中的孩子想放弃学业,大多数人都会反对。而我每次面对孩子辍学的决定时,总是先问他们的计划和打算,如何跟父母、老师或自己交待?批判的言辞, 并不是我的首选,有时候,我甚至会默许他们的决定。明知道孩子们的决定可能是一时冲动或以偏概全,但成长路上总会有些坑坑洼洼,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解和接纳,而只是一味的空谈大道理,那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分享或分担
当我们心甘情愿地持续陪伴一个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不单要接受他的优点、性格、爱好或专长,同时也需要接受他的弱点、不合体统的行为表现、甚至于让人揪心的价值取向和叛逆心理。这对我们来说是很艰难的心理斗争。
在分享与分担的功课上,忍耐是最有意义的。曾听说一对结婚五十年的夫妇谈相处之道,丈夫是以一个“忍”字总结,老妻则拍着桌子说出四个字:“一忍再忍”。诚言,我们不会陪伴孩子五十年,可能只有两、三年,所以会有些心急,希望尽快看见成长的果效。
要让孩子们愿意跟你畅所欲言,在时间、空间、心力方面都需要更多付出,要让孩子们知道,分享和分担之门随时为他们打开。 这当中大部分是交流,绝少部份是建议、评价或判断,除非孩子们明确表达其需要,陪伴者才扮演老师、律师、医生、法官等次要角色。
谨记双方只是平等的关系,才符合分享和分担的意义。在平等关系处理方面,可以多说一点。其实,陪伴中的关系起初都是不对等的,陪伴者常处于“高自尊”的状态,被陪伴者常处于相对“低自尊”的状态,双方关系中,经常会出现心不在焉、讨好对方等不平等的行为。要拉近双方平等的距离,陪伴者要经常留意自身所发出的肢体信息,谨慎地呈现超理智状态。
这方面我有一个刻骨铭心的例子,年青时我曾工作极度繁重,压力自不会少,某天我想跟某人诉苦,只说了两句,他就回应说“这是你自找的”。哎呀!我也明白,所有事情归根究底都是“自作孽”, 不过……可否听我讲完再发表意见呀?
话不投机半句多,可谓是至理名言。
支持和鼓励
虽然我们经常强调陪伴双方的关系应是平等的,但现实中被陪伴者往往有更多的需求,他们可能会希望我们成为他们的兄长、导师或指路明灯,当然,如果有能力和足够的社会经验,不妨一试。不过,不要自认为经验丰富,所谓“食盐多过你食米”就好为人师。双方身处环境、自身条件、性格专长都不一样,实在难以复制。
如何有效地支持和鼓励?我们应该多发掘孩子们内在的强大自我,让他们更有勇气、毅力和意志面对生活的悲欢喜乐。支持和鼓励可以是语言上的,也可以是非语言上的。成功的支持和鼓励,并不是你经常在他身旁指手划脚,而是在他最需要人倾诉时,你的名字会在他的正能量名册中。亦即,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们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我更偏好与孩子共同生活或一起行动,发生在厨房或书房的日常琐碎、一起徒步、骑行或是探索一段新旅程,都是相互支持和鼓励的学习。这也是我为什么十分欢迎孩子们在周末或假期到我家暂住的原因。
需要强调的是,关系虽然是相互平等的,但在陪伴过程中,我们需要更主动,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心态和行动上,具体而清晰地告诉对方:“我愿意努力成为你的倾听者。”当我们心甘情愿、胸无城府地跟孩子这样说,也是对他们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宽容和体谅
这一阶段跟“理解和接纳”有极多类同,出发点都是对事不对人,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对人性善良充满信心等等。只是“宽容和体谅”多是在双方产生矛盾或被陪同者出现偏差行为时我们该有的应对状态。
随着关系越加深厚,孩子们往往很在意陪伴者对他的评价,“我是否做得足够好?”“他会满意我的表现吗?”“他究竟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们会在心里揣度。
在孩子表现欠佳,行为有所偏差时,我的反思是:是否我的标准成为了他们的绊脚石?为什么孩子们会这样想?是否我经常发出一些让他们误解的信息?抑或大家还未到畅所欲言的地步?自以为给孩子们定下标准,跟着我们的经验前行,是为了他们更好的成长,真的是这样吗?
陪伴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首先要明白自己的浅薄,觉察到自己也有生气、暴燥、自制力不足的时候,因此要谦虚甚至谦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力,部分时候,最要觉察的是自己的内在。如此,会否有更平和的心情去应对孩子的不安和忐忑?
这方面,我经常以我年青时常犯的过错作为前车之鉴。当年自己的冲动、暴躁、叛逆同样让母亲和老师们忧心忡忡,如果不是她 们给我足够的忍耐与包容……愿我也能以她们为榜样,温柔地对待人间和孩子们。
抽离和放下
在公益行为中的陪伴,毕竟跟私人生活中的关系有所不同,其中最明显的是“抽离和放下”。谨记,陪伴的关系应该是有始有终的,可以双方协议,更多是随缘自在。随着成长环境的改变,孩子们会因为升学、就业、搬家或产生某些心理变化而不再需要你了。
情感的抽离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分析孩子们的成长需求和发展阶段,放下就是在陪伴过程的阶段性终结。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人倾听、得到理解和接纳、支持和鼓励、能够分享或分担、宽容和体谅,从而成为一个独立而整全的个体,有面对顺境的坦然和逆境的勇气,这便是陪伴者功成身退之时。
遗憾的是,有时会出现角色倒错的现象,即当孩子们不需要我们时,我们反而更需要他们了。我们希望他们记得我们曾为他们付出的努力,希望他们懂得报恩,经常给我们说动人动情的好话,即使我们行为表现得潇洒洒洒,其实心态上是在依恋这种关系。如何放下一段专业陪伴关系,经常反思究竟是孩子们的需要还是自己的需要便是了。所以,当我们希望孩子在个人认知、行为和情感上独立时,也要提醒自己公私分明,任何专业情感也有抽离和放下的一天。至于能否有角色转换以好友互称,那是后话。
过去十多年,我在偏远山区推动困境学童的助学服务,每年都有上百个学生在成长营等活动中深度交流。他们经常问我,希望他们成为怎样的人,我的答案只有一个:成为一个真诚和善良的阳光青年。他们也会投诉我在某一阶段便撒手不管,好像结束便结束了。不过,要培养独立的人格,放手是十分必要的。
上述各项在陪伴过程中并不一定是在某一阶段重点出现,而是更迭发生。最重要的反思不在技巧层面,而是心态端正与否。正所谓练武先练心,心正了,招式是其次,不偏不倚,就成了。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我和小石(化名)的故事。他是一名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初中时,左耳被酗酒的父亲打伤,因拖延就医造成左耳经常疼痛,听力下降。小石多次向我表示退学的打算,一方面考虑到身体状况,另一方面是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还希望能回家保护经常被家庭暴力伤害的母亲。
从高中到大学,这两年间我跟他促膝详谈了十数次,分担他的忧虑和无助感,也一起抒理情绪,分析每一种抉择的利害得失。最近,他又萌生退学念头,深度解构后才理解他的深层考虑是担心不能学以致用,早点出来工作可尽快改善家庭困局。权衡轻重后,我鼓励他坚持学习是对母亲最好的交待。他的兴趣是打拳和理发,我建议他可以计划这学期考试后,在寒假学习和发展兴趣,这样可增加生活的目标和趣味。这次谈话的尾声,小石渐渐松开紧皱的眉头,眼睛里也多了目标和希望的光采。
他经过两次中耳炎手术,如今已不感痛楚,但左耳失去听力; 偶尔疯癫的父亲在外打零工,家中暂且安宁。面对生活的现实和苦况,我们不一定有能力帮他们彻底解决,但与孩子们同行的每一小段路途中,都可以为他们凝聚更多积极向上的“生活力”。生活总是有很多困境,如何迎难而上,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这是我陪伴孩子成长的初衷。
愿共勉之。
1. 理查德·金耐尔(Richard T.Kinnier)博士在全人健康方面列出九条标准,包括自我认识和接纳、自信及具有自制能力、清晰洞察现实情 况、勇敢、在挫败时不会一蹶不振、平衡和进退有度、关爱他人、热爱生命、拥有人生意义。
■ 阿佬 社会工作专业,生活艺术的仰慕者,五十多年人在江湖,看过不少人情冷暖,庆幸不是身不由己,还一直守候在山区孩子的身边,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选择生活路向的多元性。离开土生土长的海边——香港近二十年,除了国内西南和西北地区外,还涉 足泰北和尼泊尔山区,无他,只因山上的空气份外清爽,人情份外纯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