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佬
我是一位從事了三十年兒童和青少年服務的社會工作者,現時在四川地區服務孤兒和少數民族孩童。最近認識一名十八歲職業高中生,他渴望與我積極溝通的眼神,又一次觸動了我對“缺乏關愛的孩子”的情感。
第一次,他說自己是一名孤兒,在福利院長大,欲言又止,話題便終止了。
第二次,他說曾在街頭流浪,是警察把他送進福利院的,態度多了一些親切感。
第三次,他倚著我的肩膀說成為流浪兒童是因為在大伯家受歧視,逃出來的。
之後,我牽著他的手,繼續聆聽他的故事時,更明白了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等待和守候的意義。
社會工作有一些專有名詞,以“助人自助”最流行,也最多為人所誤解。另一個詞匯“陪伴”近年也經常出現,甚至成為青少年服務志願者的口頭禪。我想談談我所理解的人本主義服務中的“陪伴”。
首先,“陪伴”應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陪伴者與被陪伴者同行,相互感受生命影響生命的動力,一起學習面對生活的順境與逆境。其次,陪伴的效果不只是單向的,除了被陪伴者的成長——改變某些行為、轉變某種觀念、踐行某些習慣外,陪伴者在過程中也會有所收穫。
“陪伴”涉及成長的課題,我們常以積極心理學、全人健康1為依據。全人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心理、社交、精神、靈性各方面都能平衡發展,有一定的幸福感。如何在“陪伴”過程中協助被陪伴者朝向全人健康的方向成長,以社會工作專業技巧或態度分析,會有以下階段:1、傾聽或覺察;2、理解和接納;3、分享或分擔;4、支持和鼓勵;5、寬容和體諒;6、抽離和放下。
傾聽和覺察
這是一切關係建立的根本。不帶預設的觀察,可以瞭解人與事物的本質。社會經驗越豐富,越容易給他人扣帽子、下判斷,對別人的理解或期望,大多時候會陷入自以為是,甚至固執己見。我們很容易犯的錯誤包括急於下結論、輕視問題、干擾或轉移話題、不適當的道德或非理性評斷、不適當的響應技巧如詢問過多、概述過多和不適當的情感反應等等。
傾聽是獲得信任的基礎。正體字的“聽”,清楚地說明“耳為王、多用眼、常用心”,“傾”是十分專注、用盡力量的意思。深度傾聽,是雙方以真心換真心的交流。
覺察被觀察者的行為、情感、性格、態度和當下的狀態,不批評,也是尊重和接納的基礎。一個優秀的傾聽者,要有高度的自我覺察力,不因環境或內心發生的事情而分散注意力,努力去除妨礙交流的自身障礙;保持開放態度,理解文化和性別差異。
在傾聽和覺察的過程中,保持耐性是至為重要的。我經常以我老師曾經輔導的一名少年囚犯為例,她說與這名少年相處了十七次,他才願意開口跟她說第一句話,這需要何等充分的耐性和高超的功力。
理解和接納
被認同、被肯定,是在陪伴過程中需要持續出現的狀態。很多時候,我們會以自己的價值觀或生活方式套在別人身上,尤其是對越熟悉的人,越有期望或要求,且經常會出現情緒勒索的情況。
當我們願意陪伴某人成長,或多或少都會希望他們成為我們所想的樣子,我們不一定說出口,但情緒波動時總會面露端倪,甚至在言行舉止上有所變化。當然,理解與接納不代表要放棄個人的主觀價值,只是我們要覺察,被陪伴者的心理狀態才是最應該關注的,外顯行為並不足以主導我們對被陪伴者的評價。
理解他們究竟碰到什麼事?當時的情感反應如何?他們的性格特質如何?為什麼對這些情景會如此應對?做出這樣的應對行為後,他們又如何自處?至於接納,是個人的自然價值,不是表面行為。這包括基本生存、自由表達意志以及面對危機時採用的防衛機制的能力。
每每有初中的孩子想放棄學業,大多數人都會反對。而我每次面對孩子輟學的決定時,總是先問他們的計劃和打算,如何跟父母、老師或自己交待?批判的言辭, 並不是我的首選,有時候,我甚至會默許他們的決定。明知道孩子們的決定可能是一時衝動或以偏概全,但成長路上總會有些坑坑窪窪,如果沒有足夠的理解和接納,而只是一味的空談大道理,那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分享或分擔
當我們心甘情願地持續陪伴一個孩子的成長,意味著不單要接受他的優點、性格、愛好或專長,同時也需要接受他的弱點、不合體統的行為表現、甚至於讓人揪心的價值取向和叛逆心理。這對我們來說是很艱難的心理鬥爭。
在分享與分擔的功課上,忍耐是最有意義的。曾聽說一對結婚五十年的夫婦談相處之道,丈夫是以一個“忍”字總結,老妻則拍著桌子說出四個字:“一忍再忍”。誠言,我們不會陪伴孩子五十年,可能只有兩、三年,所以會有些心急,希望儘快看見成長的果效。
要讓孩子們願意跟你暢所欲言,在時間、空間、心力方面都需要更多付出,要讓孩子們知道,分享和分擔之門隨時為他們打開。 這當中大部分是交流,絕少部份是建議、評價或判斷,除非孩子們明確表達其需要,陪伴者才扮演老師、律師、醫生、法官等次要角色。
謹記雙方只是平等的關係,才符合分享和分擔的意義。在平等關係處理方面,可以多說一點。其實,陪伴中的關係起初都是不對等的,陪伴者常處於“高自尊”的狀態,被陪伴者常處於相對“低自尊”的狀態,雙方關係中,經常會出現心不在焉、討好對方等不平等的行為。要拉近雙方平等的距離,陪伴者要經常留意自身所發出的肢體信息,謹慎地呈現超理智狀態。
這方面我有一個刻骨銘心的例子,年青時我曾工作極度繁重,壓力自不會少,某天我想跟某人訴苦,只說了兩句,他就回應說“這是你自找的”。哎呀!我也明白,所有事情歸根究底都是“自作孽”, 不過……可否聽我講完再發表意見呀?
話不投機半句多,可謂是至理名言。
支持和鼓勵
雖然我們經常強調陪伴雙方的關係應是平等的,但現實中被陪伴者往往有更多的需求,他們可能會希望我們成為他們的兄長、導師或指路明燈,當然,如果有能力和足夠的社會經驗,不妨一試。不過,不要自認為經驗豐富,所謂“食鹽多過你食米”就好為人師。雙方身處環境、自身條件、性格專長都不一樣,實在難以複製。
如何有效地支持和鼓勵?我們應該多發掘孩子們內在的強大自我,讓他們更有勇氣、毅力和意志面對生活的悲歡喜樂。支持和鼓勵可以是語言上的,也可以是非語言上的。成功的支持和鼓勵,並不是你經常在他身旁指手劃腳,而是在他最需要人傾訴時,你的名字會在他的正能量名冊中。亦即,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們都會有自己的判斷。
我更偏好與孩子共同生活或一起行動,發生在廚房或書房的日常瑣碎、一起徒步、騎行或是探索一段新旅程,都是相互支持和鼓勵的學習。這也是我為什麼十分歡迎孩子們在週末或假期到我家暫住的原因。
需要強調的是,關係雖然是相互平等的,但在陪伴過程中,我們需要更主動,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心態和行動上,具體而清晰地告訴對方:“我願意努力成為你的傾聽者。”當我們心甘情願、胸無城府地跟孩子這樣說,也是對他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寬容和體諒
這一階段跟“理解和接納”有極多類同,出發點都是對事不對人,瞭解行為背後的動機,對人性善良充滿信心等等。只是“寬容和體諒”多是在雙方產生矛盾或被陪同者出現偏差行為時我們該有的應對狀態。
隨著關係越加深厚,孩子們往往很在意陪伴者對他的評價,“我是否做得足夠好?”“他會滿意我的表現嗎?”“他究竟希望我成為什麼樣的人? ”……他們會在心裡揣度。
在孩子表現欠佳,行為有所偏差時,我的反思是:是否我的標準成為了他們的絆腳石?為什麼孩子們會這樣想?是否我經常發出一些讓他們誤解的信息?抑或大家還未到暢所欲言的地步?自以為給孩子們定下標準,跟著我們的經驗前行,是為了他們更好的成長,真的是這樣嗎?
陪伴是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我們首先要明白自己的淺薄,覺察到自己也有生氣、暴燥、自製力不足的時候,因此要謙虛甚至謙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角力,部分時候,最要覺察的是自己的內在。如此,會否有更平和的心情去應對孩子的不安和忐忑?
這方面,我經常以我年青時常犯的過錯作為前車之鑒。當年自己的衝動、暴躁、叛逆同樣讓母親和老師們憂心忡忡,如果不是她 們給我足夠的忍耐與包容……願我也能以她們為榜樣,溫柔地對待人間和孩子們。
抽離和放下
在公益行為中的陪伴,畢竟跟私人生活中的關係有所不同,其中最明顯的是“抽離和放下”。謹記,陪伴的關係應該是有始有終的,可以雙方協議,更多是隨緣自在。隨著成長環境的改變,孩子們會因為升學、就業、搬家或產生某些心理變化而不再需要你了。
情感的抽離可以讓我們更客觀地分析孩子們的成長需求和發展階段,放下就是在陪伴過程的階段性終結。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人傾聽、得到理解和接納、支持和鼓勵、能夠分享或分擔、寬容和體諒,從而成為一個獨立而整全的個體,有面對順境的坦然和逆境的勇氣,這便是陪伴者功成身退之時。
遺憾的是,有時會出現角色倒錯的現象,即當孩子們不需要我們時,我們反而更需要他們了。我們希望他們記得我們曾為他們付出的努力,希望他們懂得報恩,經常給我們說動人動情的好話,即使我們行為表現得瀟瀟灑灑,其實心態上是在依戀這種關係。如何放下一段專業陪伴關係,經常反思究竟是孩子們的需要還是自己的需要便是了。所以,當我們希望孩子在個人認知、行為和情感上獨立時,也要提醒自己公私分明,任何專業情感也有抽離和放下的一天。至於能否有角色轉換以好友互稱,那是後話。
過去十多年,我在偏遠山區推動困境學童的助學服務,每年都有上百個學生在成長營等活動中深度交流。他們經常問我,希望他們成為怎樣的人,我的答案只有一個:成為一個真誠和善良的陽光青年。他們也會投訴我在某一階段便撒手不管,好像結束便結束了。不過,要培養獨立的人格,放手是十分必要的。
上述各項在陪伴過程中並不一定是在某一階段重點出現,而是更迭發生。最重要的反思不在技巧層面,而是心態端正與否。正所謂練武先練心,心正了,招式是其次,不偏不倚,就成了。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我和小石(化名)的故事。他是一名少數民族的大學生,初中時,左耳被酗酒的父親打傷,因拖延就醫造成左耳經常疼痛,聽力下降。小石多次向我表示退學的打算,一方面考慮到身體狀況,另一方面是家庭經濟條件有限,還希望能回家保護經常被家庭暴力傷害的母親。
從高中到大學,這兩年間我跟他促膝詳談了十數次,分擔他的憂慮和無助感,也一起抒理情緒,分析每一種抉擇的利害得失。最近,他又萌生退學念頭,深度解構後才理解他的深層考慮是擔心不能學以致用,早點出來工作可儘快改善家庭困局。權衡輕重後,我鼓勵他堅持學習是對母親最好的交待。他的興趣是打拳和理髮,我建議他可以計劃這學期考試後,在寒假學習和發展興趣,這樣可增加生活的目標和趣味。這次談話的尾聲,小石漸漸鬆開緊皺的眉頭,眼睛裡也多了目標和希望的光采。
他經過兩次中耳炎手術,如今已不感痛楚,但左耳失去聽力; 偶爾瘋癲的父親在外打零工,家中暫且安寧。面對生活的現實和苦況,我們不一定有能力幫他們徹底解決,但與孩子們同行的每一小段路途中,都可以為他們凝聚更多積極向上的“生活力”。生活總是有很多困境,如何迎難而上,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困境,這是我陪伴孩子成長的初衷。
願共勉之。
1. 理查德·金耐爾(Richard T. Kinnier)博士在全人健康方面列出九條標準,包括自我認識和接納、自信及具有自製能力、清晰洞察現實情 況、勇敢、在挫敗時不會一蹶不振、平衡和進退有度、關愛他人、熱愛生命、擁有人生意義。
■ 阿佬 社會工作專業,生活藝術的仰慕者,五十多年人在江湖,看過不少人情冷暖,慶倖不是身不由己,還一直守候在山區孩子的身邊,為他們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和選擇生活路向的多元性。離開土生土長的海邊——香港近二十年,除了國內西南和西北地區外,還涉 足泰北和尼泊爾山區,無他,只因山上的空氣份外清爽,人情份外純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