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宇輝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被推廣了幾十年,政府部門、大企業都常常把它掛在口邊,某程度上可以說這概念主流化了,應該值得高興。但往深一層想,“可持續發展”的潛台詞是既要“可持續”、也要“發展”,它暗示的是“可持續”地“發展”。在主流的論述裡,生態環境的可持續與經濟的發展好像是截然二分的,自然而然地充滿張力。
儘管“經濟”好像總意味著抽象的數字,是專家才能預測的宏觀趨勢,但抽絲剝繭到最後,我們都知道所有的“經濟活動”,其基礎、根基都是來自大自然的無償給予。即便是看似只談服務的第三產業,沒有了能源還是沒法推動。能源從哪裡來?當然是大自然。這幾百年來人類構築起的發展與成就,其實也是千百億年以前太陽儲下的能量所給予的,不過是我們一次提取出來使用而已。
這一次的“見·遠”,我們希望以幾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切入,展示出“生態”與“經濟”的一體兩面,打破我們思維裡固有的二分法,用更整全的、非人類中心出發的角度去看待經濟活動。伍嬌和我們分享了泰北克倫族村莊的故事。在現代發展的巨輪下,克倫族人一方面在適應新的改變,另一方面則繼續繼承、演繹著祖先傳下來的生活智慧。經濟生活的安排對克倫族來說,既展示了他們與祖靈、山林的關係,也體現了他們的社區關係。他們不一定會用潮流的詞匯來命名自己的生活,但在伍嬌看來,克倫族的生產和生活卻處處吻合生態的原則。
梁迎則與我們分享了在中山旗溪一幫手作人的生活。他們或是熱愛烹飪,或是做木工,或經營農場,但從梁迎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出,經濟活動並不外在於這些手作人,反而正是因為與食物、木材、農作物的緊密聯結,讓手作人們實踐出與別不同的個人價值與社區生活。來自宜蘭的陳脩平則與我們分享了“三元生活實踐社”的經驗。人智學提倡三元社會:于“文化與靈性”一元強調自由,於“政治與法律”一元強調平等,而在“經濟與生態”一元則強調博愛。當人智學提倡博愛的“經濟與生態”,它所面向的不只是人類,而是包含人類及其餘的物種,或曰大自然。脩平老師的文章展示了宜蘭伙伴們的思考和實踐。
最後我們翻譯了吉布森-格雷厄姆(Gibson-Graham)及米勒(Ethan Miller)合著的文章《作為生態生計的經濟》,嘗試一窺學術界於這方面的討論。文章拆解了現代知識體系下舊經濟的基本假設,建議人類必須重新想像、理解我們自身的存在及經濟活動本身。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人類與萬物共存,是故所謂“經濟”不單不是孤立存在的領域,恰恰相反,我們要把大自然考慮進來,好好思考我們與其他物種共同的經濟生活。我們特別感謝第六屆南南論壇邀請了吉布森教授發表以“把經濟重新嵌入生態”的主題演講,讓我們有機會向她及其同伴學習,也啟發了我們這一期在“見·遠”的嘗試。
■ 陳宇輝 社區伙伴城市團隊項目統籌。